澎湖本岛收购土地的事情,有了第一个人同意,很快就会有第二个人赞同。
七十六户房契、地契和土地丈量分配的问题,秦锋亲自带人去处理。
刀鱼船改造的渔船和粮食也都分给了村里。
之前岛上村民与世隔绝,村里也没个名字。秦锋争取了村民的意见后,起名为胡家村,因为村里姓胡的村民占了有一半以上。
经过几天的考察之后,秦锋决定澎湖本岛的西部建立县城,县城距离胡家村四五里,距离腾龙军的营寨十里左右。
县城的建设并不着急,等营寨建好后才开始动工。至于县城的名字,就叫做澎湖县。
倒是有一件事情比较着急,就是创办学校。
俘虏中的孩童和村里的孩童并不在少数,秦锋让朱武从腾龙军的中层干部中挑选出一人暂时担任教授。
授课的内容就先从《千字文》开始。
就在澎湖本岛建设火热的时候,水泊梁山上的武松却是心如火焚。
进入仲冬之后,水泊梁山上连天大雪,武大郎突然病倒了。张大夫为武大郎诊治后,开了几副汤药吃下去也不见好转。
宋万下山一连请了几位大夫上山,可他们对武大郎的病情也都是束手无策。更有甚者,让武松尽快为武大郎准备后事。
正在武松快要绝望的时候,时迁忽然想起,秦锋曾经提到过建康府有个神医唤作安道全。
武松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下了梁山赶往建康府。同行的还有三个梁山水军士兵和时迁。五人驾着一条小船,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船只到扬州后,武松和时迁留下三个水军士兵在此等待,他们两人则转为旱路赶往建康府。
武松着急要救武大郎,昼夜不停地赶路。这天两人来到扬子江边,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两人沿着江边走了一会儿,都没有一只渡船。
时迁见状停下脚步,说道:“武二哥,现在天色已晚,江边又无船只,不如咱们折回路过的村里先歇息一宿,明日再寻船渡江。”
武松愁眉紧锁,一来一回得耽搁多少时间,他恨不能肋生双翅直接飞过这扬子江。
“咱们再往前走走吧,若是没有船只,咱们再就近找个地方歇息。兄弟觉得如何?”
时迁知道武松心中焦急,也没再多劝,随即说道:“也好!那咱们就继续找找,希望能找到渡船。”
“多谢兄弟了!”武松感激地冲着时迁抱了抱拳。
两人又找了一会儿,只见枯萎的芦苇荡里面,隐隐有些炊烟飘起。
时迁指着炊烟的方向,欣喜地说道:“武二哥,快看!那里有炊烟,定然有渡船在里面。”
武松也猜了出来,大步奔到芦苇荡边,高声呼喊道:“可有船只在此?我要渡江。”
过了一会儿,就见芦苇丛里簌簌作响,走出一个艄公来。
那艄公头戴箬笠,身披蓑衣,脸色略黑。他扫了一眼武松和时迁,问道:“两位客人要去哪里?”
武松回答道:“我们要渡江,去建康府有要紧之事,还望你渡我们过去,多于你些船钱。”
那艄公瞧见两人背上的包袱,说道:“载你们渡江也不妨事,只是今日天色已晚。不如你们先在我船里歇息,等到明日四更时,再渡你们过去。你们多出些船钱与我,如何?”
武松知道这艄公说得已经是最快的法子,当即同意下来。
两人跟着艄公钻入芦苇荡中,见浅滩上拴着一只小船。艄公将两人引到船上,走进船舱里,里面还有一个削瘦的汉子正在火盆前烤火。
那艄公客气地说道:“两位客人可以把湿衣服脱下来烘干,先睡上一夜,明日便送你们渡江。”
武松和时迁谢过之后,把鞋袜和外衣脱下来,解下包袱各自取出一条薄被裹在身上。
那削瘦的汉子接了过来,帮两人放到炭火边烘干。而那艄公在武松两人打开的包袱的瞬间飞速扫了一下,眼中闪过一道亮光。
金色的?
有货!
“船家,这里可有酒卖?”时迁裹上被子也觉得寒冷,顺便问了一句。
那艄公笑道:“若是有酒,我们兄弟自己便吃上了。若要吃饭,倒还有些米粮。”
时迁无奈,只能道了声谢,和武松...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