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宫到大乐山寺的山路专门休整过,但还是有些颠簸,虞盛光先向刘端娘道喜,“听闻你的婚事定下了,是济州府的伯爵家,恭喜你啊,端娘妹妹。”
刘端娘面带羞色,眼睛里掩不住的青涩笑意。
“见过他们家的公子了么?”
“唔,”端娘点点头,“上回士子游园会,九伯祖父相中的他,我看着,也还不错,虽然不及西平殿下……”她收住了嘴,握住虞盛光的手,眼睛诚挚得看向她,“对不住,我说错话了。”
马车在山路间摇摇晃晃的,虞盛光鬓边的金色垂珠步摇跟着打着千儿,她想表现的尽量淡然一点,也以为已经将他埋藏的足够深,但冷不丁的被人一提起,心里头还是刺痛了一下。
“端娘也喜欢过申时轶吗?”她轻轻问。
刘端娘点头,理所当然的,“谁能不喜欢申时轶呢?”少年少女的心里,总是需要一个偶像的,她叹了口气,“也不知殿下现在在那边怎样了,你…没有和他联络过?”
虞盛光怔了一会,摇摇头,“不知道联系了要说什么,”她沉默了一会,轻轻道,像是在对端娘,像是在对自己,“我只想他能活着。”
两个少女的手交握着,虞盛光的那样凉,刘端娘小心翼翼得问,“济宁侯大人…他对你好吗,阿圆殿下?”外面关于这对新婚夫妇的闲谈很多,但端娘的母亲说,夫妻如何如饮水自知,关起门来,两个人怎么样外面谁知道呢。
虞盛光的眼帘垂下了,“九爷是真心为端娘考虑呢,”她抬起眼,笑着对刘端娘道,“济州的王伯爵家,同孔圣人家是姻亲,有贤德的姻亲,又有争气的子孙,真是一门上好的亲事!”
刘端娘看着她,找不到想要说的话,“是的,阿圆姊姊,伯祖父对我,确实很好。”
虞盛光看着她笑了,端娘也笑,她们不在说话,马车里沉静下来。
不多时,马车停住,外面传来霍煌的声音,“公主,咱们到了。”
小侍掀开车壁帘,大乐山寺的主持难音和尚已经等候在寺门的台阶前,霍煌扶虞盛光下车,双方见过礼,虞盛光打量着难音和尚,他是白马寺的前一任主持,也是弥安的授业师傅,老和尚六十来岁年纪,白眉白须,亦是一副潇洒飘逸的模样,因着弥安,虞盛光自然对他没有太多好感,略客套了一番,随他共同走进寺院。
#
一行人为女皇在弥勒佛前供奉了长明灯,祈福完毕,难音和尚邀请公主与驸马二人去禅堂一坐,那刘永与他以往相熟极了,告了扰,自带刘端娘等去寺内观光。
虞盛光霍煌二人随难音和尚来到禅师,霍煌一见那青灯古琴,茶香悠然,便觉气闷,随意坐了不到一刻,也出来了。
难音和尚问虞盛光,“公主是无涯先生的弟子,定会操琴吧?”
虞盛光淡淡道,“只是略通而已。”
难音和尚道,“老衲三十年前曾有幸与无涯先生共奏一曲,乃是前朝的有思先生所谱的天涯,彼时你师傅痴恋一名女子,却是咫尺天涯,终于不能圆满,殿下听过这首曲子么?”
天涯,虞盛光一时怔住了,“听过,”她轻轻道,怎么能没听过呢,后来她知道,六月初九,上玄月,申时轶正是在这晚夜袭时受的伤,命运到底是出于无常,还是每个人的选择呢?她觉得,冥冥中似乎有一条弦,他们有意无意得撕扯着它,拨动着它,哪怕相隔千里,哪怕谬之千里,谁说心意总是要付诸于言语呢?
那一首天涯,她不知在心底弹了多少遍。
“公主不要因为我是弥安的师傅就疏离了我,”难音和尚笑着道,“来,殿下,你我也合奏这一曲吧。”他边说边拿出一管碧玉箫,将七玄琴推到虞盛光面前,“这一把莫语,虽不比无涯先生的孤桐,也是百年难得的好琴了,殿下,”老和尚眼巴巴得看着她,虞盛光觉得,眼睛是一个人心灵的窗户,明明他是想开解劝慰她的吧。
她是个以善向善的女子,将手从衣袖里伸出来,向难音老和尚道,“主持,我来奏箫吧。”
难音和尚忙让小沙弥来,将碧玉箫洗净焚香,一刻钟后才得,双手奉给虞盛光,盛光接下,二人见了礼,丝丝缕缕的佛悦香中,难音和尚起手先奏起七玄琴。
虞盛光先听住了,自己心底默念的声音,这样真实得在耳畔响起来,感觉还是有些不同,古琴的节奏是缓慢的,平静而没有拖泥带水,一拍一拍,全在心上。许是难音老和尚真是沉心佛法的静心之人,本是诉说思念的曲调,他奏出来却过于平静。但虞盛光觉得,正是这种似是已苍老了的从容和残忍,正正符合她现下的心态。
由于执于心念,她的箫进的有点晚。
古音之妙,在于它一下子可以把人带到一个地方去,暂时告别了现下的时光。
霍煌站在廊下,隐隐的乐声从禅房里传来,箫声响起的时候,他听住了。
平淡而哀婉,有时候,痛苦不必要歇斯底里的嘶吼出来,像这琴箫一样,在拖长了的呼吸停顿、起承转合之间就可以感觉到了。他不通音律,但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和禅房里那个被自己称为妻子的女人,他们在某些地方是相同的。或许只有承受了命运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