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直愕然,瞠目结舌道:“这怎么可能?要真是如此,新进士背后那些世家大族如何能愿意?这一议断然不会通过。他他这主意无非是想自救,可惜却更像垂死挣扎,兄长何必忧心?”
从内心深处,陈直倒觉得这主意不坏,新进士一上来便历翰林,久为京官,不居下陈,如何能知道底层民生?将来为相,终究缺了许多,行事定规便有偏差。
要是真的能够让新进士从最艰苦的地方干起,逐级提升,或者更能让他们具备另一种角度的眼光。不过这根本不现实,盘根错节的官僚体系断然不会允许定下这条规则。
叶行远这上书更像是痴人呓语,像是自己得不到的好处,你们也一样别想得到。想到此处,陈直不由对叶行远多了几分厌恶。
“是啊!”宇文经带着自嘲道:“叶行远自然明白这主意绝对不可能通过,他不过就是恶心一下诸位阁老。因为他用的理由,与内阁不让他入翰林的理由完全一样。”
国事艰难,新进士不可耽于安逸,应该下到县里,下到乡中。到最穷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看看这锦绣河山的另一面。这道理说得冠冕堂皇,尤其是这样的堂皇话刚从五位大学士口中说出来,他们只能像吃苍蝇一样忍下去。
陈直对弄权的阁老们也没什么好感,想及诸位大学士此时必然都是尴尬难受,哈哈笑道:“纵然如此,他们也只会装作没看到,把自己的话咽下去,叶行远又能如何?”
当官最重要一点就是脸皮厚,就算是被人指着鼻子骂,如果利益攸关,那也只能当听不到。五位大学士宦海浮沉这么多年,这点子不舒服完全能一笑置之。
宇文经继续苦笑道:“这当然只是个幌子,最重要的是之后叶行远表明决心,说他自知提此建议,必为同年所忌,故而他愿为先锋,干脆到最穷最乱最边陲之地为官,以为榜样!”
什么?陈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千里为官只为财,大家都知道当官第一要当京官清流,在京中翰林、六部、御史台,升官既快,职位又清贵,是第一等的选择。
若是求不得,便是盐铁、漕运等等的肥差,这里当官实惠,几年下来积蓄万贯家财,再花钱使力气,害怕不能再升一升?
再次一等才是地方主官,这大权在握,只要会刮地皮,进益仍然不少。不过这一要应付上官,二要搞的定地方,终究要累上许多。
而且这选地方就特别重要,一要地方平靖,二要富庶,三要少人管,四要百姓老实。有这四点便是上上肥差,但这样的地方数量有限,一个萝卜一个坑,抢是抢不到的。
然而叶行远主动申请的老少边穷地区,完全违反这四大原则。如今四夷蠢蠢欲动,边境地方必不平靖,多贼寇,又常有妖、蛮之辈入寇,在这种地方当官简直是把脑袋绑在裤腰带上。
然后边境地方本来就没什么有钱的,或许青丘国附近的互市还算富庶,不过叶行远主动要求穷地方,当然不会去东北沿海之处。
边民势力复杂,又凶悍得很,绝不老实。唯一可能占到的好处便是天高皇帝远,没人来管。但是最近边事紧张,地方总兵权大,朝廷又立督师,大部分边境地方官头顶的上司都不止一位,也一样苦不堪言。
叶行远堂堂状元,不求第一等的官职,反求最差中的最差,他是被气疯了不成?还是他心中真有奇志,大家都误会了他?
陈直挠了挠脑袋,有点想不明白。你说叶行远辛辛苦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吏部衙门之中,东阁大学士沈孝也在受着同样的冲击,他看着叶行远的万言书,半晌都说不出话来。在此事哄传京城之后,内阁总算反应了过来,派人快马给沈孝送了一个抄本。
真是马后炮!沈孝深恨不已,怪不得那几位老奸巨猾的都推三阻四不愿意来,想来也是料到叶行远这小子一定有手段。现在好了,之前沈孝在堂上说的话,全都转过来成了叶行远的武器,叫他怎么下台?
二皇子与吏部侍郎在旁看了,也是暗暗咋舌,想不到叶行远居然这么豁得出去,这真是为了打脸不顾一切啊。他就不怕死在边境上回不来么?
正当堂上衮衮诸公都不知道该如何转圜的时候,有太监急急奔进来,大声叫道:“圣旨到!新科状元叶行远接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