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春园,清溪书屋。
大学士张英跟大学士马齐两人在。
康熙拿着一个折子,脸色有些难看。
这是吏部的折子,就前日端午节祭地之疏漏做的议题。
吏部提,内阁学士钱齐保,署理太常寺卿事,系专管祭祀之人,今地坛所供设之物,歪斜粗率,凉棚内渗湿,所铺垫子又不端整,及皇上敕问,复不实陈,竟自妄奏,应将钱齐保革职,交刑部。
太常寺卿是小九卿。
吏部给拟的责罚重,是给康熙开恩的余地。
康熙却最是受不了旁人湖弄,这触了他的逆鳞。
他可不是垂拱而治的虚君,会被大臣蒙蔽。
他直接写了批示,“从之”。
而后,他望向张英与马齐道:“京察之年,御史也不当例外,一并查了,有庸劣者罢黜!”
早年怕挡了言路,他允许御史“风闻奏事”,结果现在督察院的风气就有些浮夸。
好像不盯着皇子阿哥,不盯着阁臣,就没有弹劾的人了。
邀名的厉害,疏忽了监察的本职。
张英与马齐应了。
康熙看着张英道:“爱卿次子不错,国语说的好,等到从翰林院出来,朕要用的。”
张英谦道:“比不得同榜贤才,幸好得了皇上恩典,授为庶吉士,得以在翰林院多学习,效彷前辈。”
康熙又想到张英的长子张廷瓒,书画双绝,只是不大通庶务,往后除了翰林院,就是礼部。
在翰林院侍读学士位上也十来年了,资历够了。
康熙就望向马齐道:“侍读学士张廷瓒升太常寺少卿,署太常寺卿事……”
张廷瓒的侍读学士原是正五品,兼的皇子府典仪是从五品,现在太常寺少卿是正四品。
这是直接升了两级。
马齐忙应了。
正常情况下,太常寺卿出缺,是由吏部拟了候补人选报上来,而后皇上圈定。
不过像这样直接提了人补缺的,之前也有过。
就像董鄂家的噶礼,一年三迁,现下在山西巡抚任上。
张英在旁,垂着双眼,没有吭声。
这是国事,本也没有他说话的余地。
父为阁老,子为小九卿……
张英心中叹了口气,觉得自己再轮上半月差事,就又可以告病了。
但凡他再年长几岁,君臣之间都不用这样反复,直接告老就是了。
可是他年岁在这里,才六十三岁,上头还有好几个年长的大学士在。
这个时候告老,皇上也不会批。
君臣之间,还需善始善终,否则容易引得朝野侧目。
既是年纪不合适,就只能以“衰病”告退……
等到两位大学士退去,三阿哥已经在门口候着了。
他挺拔如松,雄赳赳气昂昂地站在清溪书屋门口,并不像往常那样侯在值房里。
门口的职守太监嫌弃这位皇子爷小气,本来想晾着他,可是看着三阿哥周身的阴沉也不敢了,麻熘地到了里间门口禀告。
“总管,三贝勒来了,瞧着不对,身上乱着……”那太监小声对梁九功禀道。
梁九功听着湖涂,这“身上乱着”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素来谨慎,因有“瞧着不对”的话,就不敢耽搁,立时进去禀告道:“皇上,三贝勒求见,看着不大对……”
康熙皱眉道:“怎么就不对了?”
“身上乱着……”梁九功学舌道。
康熙神色不变,心里也没明白,颔首道:“传!”
梁九功应声下去,到了外间门口,看清楚三阿哥的模样,才晓得这“身上乱着”是什么意思。
衣服前襟两个脚印子,一个袖子还扯开半尺长的扣子……
等等,那前襟紫红色半个巴掌大的是什么……
等到近前,闻到味道,梁九功就晓得,这是血腥味儿。
天啊!
梁九功心里惊诧,面上恭敬道:“三贝勒,皇上传召!”
三阿哥面无表情,跟着梁九功进去。
等到进了清溪书屋,三阿哥就“噗通”一下跪了,道:“汗阿玛,儿子过来请罪,儿子伤人了!”
康熙原本盘腿在炕上坐着,听了这话,立时下了炕,近前道:“怎么回事?”
等到他看清楚三阿哥身上情形,眼中带了怒意,道:“有人对你动手?”
三阿哥想着富察老三那嗤笑的话,不由红了眼圈,看着康熙,哽咽道:“汗阿玛,您为什么要送儿子去宫外?为什么旁人没送,就大哥跟儿子送了?”
康熙皱眉道:“当时宫里人多,天花肆虐,皇子立不住,朕就从朕幼年旧例,送大阿哥与你去宫外抚养,为的是避痘。”
这样的话,早在康熙二十一年,三阿哥六岁回宫的时候,他就跟三阿哥讲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