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军歌《德皇威廉练兵曲》的曲调,来为这首打油诗谱曲,把它编成了北洋陆军军官学堂的“校歌”,让每个入校的军官第一件事,就是把这首歌记牢唱熟,这成了北洋军官耳熟能详的“三项纪律八大注意”歌。
在武器装备上,宋骁飞请李凤苞在德国购置过山炮、半陆路炮,步兵骑兵则买来复枪、毛瑟枪等,连美国工程师马克沁在1883年设计的马克沁重机枪,也不惜托容闳找关系花血本买了一挺。宋骁飞还给军官们买了时表、双筒望远镜、雨衣雨帽、洋鼓洋号。全部采用新式练兵方法。
宋骁飞还对其中一些操练的细节,根据他在现代军校学的东西,进行了修正,比如“开快步走”改成“起步跑”,“向前望”改成“向前看”,装枪前不喊预备,直接喊“装枪”,一切以简单实用为原则。
宋骁飞对第一批学员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对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都格外照顾,比如段祺瑞的弟弟妹妹在合肥老家,宋骁飞派人把他们接到天津,还赠送了一套住宅给他们。冯国璋家里缺钱,宋骁飞一出手就是一百两纹银,雪中送炭。王士珍和寡母住在一起,他的母亲年事已高,有眼疾,宋骁飞派人去给她找最好的郎中,还让马格里介绍西医给她治好了白内障,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对宋骁飞誓言效忠。
对其他学院,宋骁飞也用心良苦,每一次发学饷,他都亲自去送到每一个学员的手里,对他们嘘寒问暖,看看他们家里有什么困难,能帮助解决的尽量解决,日子久了,宋骁飞几乎都能叫得上每一个人学员的名字,这些学员一看这将军跟以前压榨他们油水的长官有天壤之别,对宋骁飞也死心塌地。
宋骁飞以徐世昌、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为骨干,给军官学员始终灌输一种集体思想,培养他们的荣誉感:“我们都是北洋一期的生死兄弟,生是北洋的人,死是北洋的鬼”。
第一批学员大都出身卑微,训练刻苦,不久,就小有所成,出操用炮,也有模有样了。宋骁飞觉得时机成熟了,就请李鸿章来陆军军官学堂视察。李鸿章到了校门处,看到“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的对联,不禁拍了拍宋骁飞的肩膀,大赞“后生可畏”,再看学员们的会操,想起了自己当年练淮军的情景,不禁夸赞宋骁飞“将来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宋骁飞知道李鸿章从安徽合肥农村走出来,现在成了大清帝国的头号汉臣,他本人就是一个传奇,是军官学员们人人欲效仿的偶像,所以趁机请李鸿章作重要讲话,李鸿章犹豫了一会,觉得自己确实有很多话想要讲,便答应了。
当时,练兵场的天空飘起了小雨,一千多个学员站得笔挺,在雨中听完了李鸿章慷慨激昂的演讲,这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演讲至今仍然振聋发聩:“老夫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窃以为天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故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p炮之利,有赖诸君了!”
北洋陆军军官像宋骁飞在中国埋下的可燎原的星星之火,使他在淮军中的多了“校长”这一称呼,入陆官学堂者,都成了他的学生。李鸿章还为宋骁飞请功嘉奖,慈禧太后封宋骁飞为正二品的总兵,赏赐黄马褂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