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lign="ener">
事实上,中国普通的棉布,运输到日本市场,已经能够卖到2两银子一匹,利润率达到100
而皇家布,按照日本市场实际的售价,利润率则达到3000
当然了,这笔钱主要是被商贩赚走了,而不是被厂家赚到手。大明皇家纺织公司本身,只追求“合理利润”,比如10~100以内的皆算是合理利润。超过了100的利润这属于暴利,在大工业时代,真正能够长久赚钱的生意,是以合理的利润,进行薄利多销,尽可能占据更广阔的市场,才是王道。
日本商人小林,将2.4万匹的皇家布贩卖到日本,相当于贩卖72万普通布匹的利润。之所以有这样的暴利,这是因为日本幕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有关。
日本德川幕府统一全国不久,便逐渐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对少数的商人发放“朱印船”资格。拥有朱印船资格的商人不过是二三十家,海外的商品进入日本市场非常罕见。因为物以稀为贵,海外的商品贩卖到日本市场皆能够获得暴利。
小林惠就是幕府特许的朱印船商人。
凭借着这种特许,使得他能够赚取比日本普通商贩,高出百倍的暴利生意。在大明与日本航线来回一趟,就能够赚取几十万两白银,这等生意的暴利,甚至与一名中等规模的大名利益差不多。
除了实行朱印船制度,对日本商人的外贸行为进行限制。幕府也限制外国商人,尤其是西方商人到日本贸易。因为,荷兰、葡萄牙人为了商业利益,经常向大名出售铠甲、刀剑、火枪之类的武器,令幕府非常头疼。
尤其是在几年后,岛原之乱时期,日本数十万天主教徒起义,使得日本幕府觉得西方的宗教思想流入严重威胁了幕府统治,所以开始驱逐荷兰人、葡萄牙人,禁止西洋国家与日本进行贸易,避免西方的宗教思想和武器的流入。
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比清廷康熙年间的闭关锁国,还要早五十多年。两者的目的惊人相似,都是为了愚民以利统治
不过,日本的闭关锁国不利于西方商人,但是对于中国商人却是大大有利的。事实上,幕府闭关锁国的两百多年内,对中国商人依然保持着极大的开放。在实行闭关锁国的幕府年代,中国商船航行到日本港口,却经常会受到隆重欢迎。
只不过,在中国历史上的满清朝代,也展开了闭关锁国。并且,日本认为大明朝代表的是中华体系的正统,所以拒绝向满清朝贡。之后,双方一直保持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态度。一直到了近代,随着清廷的愚昧落后,使得日本人明治维新之后,已经经常在报纸上自称为“中华”和“中国”,而将中国称之为“支那”。从那一时刻开始,其实已经看出了,日本对征服中国的野心。
令人抓狂的是,历史上不只日本一个国家妄想自称“中国”,连朝鲜、越南等等众多的儒文化国家,都曾自称“小中华”、“小中国”,并以“小中华”之类的称呼为荣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