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如此说,知道他早已经对这场战事进行过研究了。
“老臣觉得,此战必须要将吐蕃军队大部歼灭,让其多年没有侵犯我边境的能力,而且出击的速度耍快!”李靖说道。斤出了革靖的话里几重意思,那就是此战只是将叶一生力量歼灭,并不是要将吐蕃国彻底击垮,这与当初出征吐谷浑时李靖所表述的大不相同。
这是为何,许多人在想!
李世民也皱了皱眉头,表示对李靖的话有些不解。
但还没等李世民开口相询,李靖继续说:“陛下,吐蕃地处极高之地,相比较青海,地势更高许多,大部地方都无人烟,许多地方终年积雪结冰,人畜无法生存。
且吐蕃占地极广,东西南北各距千里。我大唐军中无太多有高原作战经验的士卒,也没有在如此极高之地进行作战的经验,我方的粮草供应都很是艰难,想一战而灭其国,显然是不太现实。因此,老臣以外,当以我精锐之兵力,消灭吐蕃这三十五万人马的大部,那吐蕃至少在十年内无力犯边,这十年,我大唐可以刮练出数万能在高原上作战的军士,到时可一击而将其彻底制服,占其适合居住的逻些城近”
“吐蕃高原上冬长夏短,适合大规模军队作战的时间很短,只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若严冬来临,我方士兵不要说作战,恐怕连自身生存都无法保证!因此战事必须在短时间解决,在高原上的寒冬来临前,我方军士必须全部撤离高原!回到青海或者多弥、白兰等地势稍低的诸羌之地,以免不必要的损失”。李靖宏亮的声音在太极殿内回响着。
“李老爱卿言之有理,那你觉得歼其大部,要用多少兵力?。李世民听了大喜,这低调的老狐狸果然早已经对此战进行过异常详细的研究,对那些地方的地形地势都已经很是了解了,这也正是李世民今日一定要召李靖来的理由。
“歼其大部,五万精兵足矣”李靖伸出五个指头说道。
“啊?!”朝臣们都被李靖此说惊呆了,连李世民心里都是一震,面对吐蕃大军三十五万人,李靖只要五万人就可将歼其大部,若是其他人口里说出来,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口出狂言,但从李靖嘴里说集来,自是不一般,没有人敢出来指责。
李靖哪次领兵不是以少胜多,对突厥颌利,李靖亲率三千兵马,在大雪天突袭领利近十万大军,再遣苏定芳以二百骑偷袭领利的牙帐,最终彻底击败领利;青海之战。无论哪战也都是以少数兵力取胜的,奇兵加速度,这是李靖最擅长的用兵之道。
“你说说,对付吐蕃三十五万大军,为何只需五万兵力?”李世民很是有兴趣地问道。
“陛下,兵贵精不贵多,在那一片高原地带上,兵力更是不宜过多,不然不易展开,数量众多的军队汇集在那里,不说不能灵活出击,只是一个粮草的供给就是个异常重大的难题,而且许多地方连战马的草料都不能生长。因那片高地地势险要,各方侦探情报都不方便,更是可以突出一个奇兵的用处。吐蕃三十余万大军,不可能集结在一处,所以要以我方军队,快速、连续袭击吐蕃大军,在吐蕃人未掌握我军动向前,给予敌方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打掉吐蕃人的士气,歼灭其有生力量!”
“李老爱卿言之有理,你每次领兵,都是以少数的兵力战胜大量的敌人!联同意你的意见”。李世民脸上露出笑容。
“但也得防吐蕃人分兵进击我边境其他地方,一定要严令各边州作好应战的准备!” “李老爱卿智虑过,联甚慰,联还想问你,你觉得何人领兵为佳!”
“陛下,臣本愿领兵出征,无奈身体欠佳,耐不住高寒,臣荐兵部尚书侯君集!”
“与联想得不谋而合!哈哈”李世民大笑两声,其实早已经和李靖谈过领兵将领的事了,如今只是两人一唱一和地在朝堂上提出来而已。
出征的事儿决定下来,主帅有着落,李世民和众臣双讨论了一番作战事宜。
第二日,朝廷发布出征的诏命,以吐蕃攻击归附大唐的多弥和白兰诸地为由,出兵反击吐蕃。
诏令以兵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特卫将军李业诩为副,并以李业诩为河源道行军总管,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刘简为佻河道行军总管,共率步骑六万击之。
兵力比李靖说的五万多了一万!
同时令青海李大亮部,段志玄部及其他边州做好迎击吐蕃进犯的准备。
李世民和李靖对大唐军队的自信由此可见一斑,吐蕃三十五万大军进犯,只是派遣了六万的兵力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