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斯利也只是点点头。
他的话说的不错,对于利维来说,其实现在他完全没有必要再每年拍摄一部电影——刚成名的那会儿,他之所以连续不断地拍摄电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名声——一个导演就算是作品都很好,可是好几年一部电影,也只会被人期待,而不能够把自己的名气越累越高。为了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不得不努力的去拍摄电影。而现在,他的名气已经很大了,在好莱坞地位也足够稳固了,再每年一部电影的不停的拍摄,多少就有些没有必要了。
其实,就算是他现在想要宣布休息,一直休息到三体2剧本出来然后再去拍摄那一部,也不会有人说什么的。
只不过,利维清楚,电影拍摄这种事情,最好不要中断那么长的时间。他自己清楚自己不算是天才,两年不拍摄电影,自己的拍摄手法和对电影技术的了解全都跟不上节奏了,那可就不好办了。
这样的事情,利维不是没有见过,随着时代的推移,一些喜欢长时间休息的导演,拍摄出来的电影无法再追上人们的要求,开始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利维虽然现在还年轻,可是。他也得准备好了,不能够走上那样的路。
因此,现在他想要拍摄电影的目的也就是为了练练手,不要让手生下来。这部投资不大,拍摄起来也不算特别费力气的电影,自然也就成了他的首选。
当然,这也正如莱斯利所说的,拍摄这部电影不必太着急,大可以慢慢来,慢慢准备。
而且。在利维的记忆中,触不可及这部电影还是有着一些问题的,这些问题,也是利维想要拍摄它的原因。
这部电影是法国人拍摄的,整体上来说,他也有着很浓重的法国电影的色彩。当然,这部电影拍摄的时候,导演就有些向奥斯卡献媚的意思在,他拍摄故事的角度已经非常美国化了。可是,法国电影毕竟是法国电影,虽然他很努力的想要接近美国电影的叙事风格,可是电影却依然有着一股浓浓的欧洲味道。
当然。这不一定全都是坏事。触不可及那部电影,无论是音乐还是拍摄,都有着相当高的水准,这也是欧洲电影一贯极为出色的地方。而它对于古典音乐和艺术品的使用,也是有着浓重的伍迪.艾伦风格的,这一点上。一般的美国电影都做不到。欧洲电影对电影中文化的重视程度,总的来说是在美国之上的,虽然他们长期拍摄文艺片导致了电影小众的厉害,可是却在这方面确实有了不俗的水准。
但是,欧洲的风气给了这部电影很多好的地方,却也给了这部电影不少坏的影响。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他也犯了很多错误。主线不够清晰,矛盾不够突出,人物形象刻画的不够深入。欧洲电影很多的问题他依然存在:意识流严重这一点是欧洲的通病,长期的沉迷在意识流中,使得欧洲导演们在叙事方面,有了很大的弊病。
电影里面的黑人和白人这两个人,虽然是电影的主角,可是因为欧洲电影的意识流问题,这两个人物的形象不够深刻突出,只是成了单纯的黑人和白人的形象符号,而没有各自的多少性格特点,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电影中虽然两个人都有变化,但是却少了从头到尾的铺垫和主线,使得这种变化并不明显,电影中也缺少一些矛盾冲突变化,这使得这部电影看上去,多少有些散乱。
这样的问题,如果只是讲不清楚故事也就是了,可是这已经发展到了影响故事内涵了。
触不可及在北美上映的时候,被人认为是种族歧视,除了那个时候的竞争原因之外,也就是因为故事交代的过于意识流了,交代不清,才有了这种疑问。前面写了黑人的生活问题,后面本来可以呼应着用黑人主角的进步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可是,电影却没有这么做,只是演了解决问题的部分,显得好像是黑人需要白人拯救一样。铺垫不足,叙事铺排不好,使得这部电影本身的意义都被扭曲了,不然的话,本来一部反种族歧视的电影,怎么也不至于落得这么个下场。
简单的来说,这是一部能够给人感动,却无法给人惊喜的电影。
欧洲电影的毛病,最大的一个就在于过度的意识流了,整部电影缺乏明确的主线,没有明显的高潮和过度,这个问题,是他们多少年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也是利维选择的拍摄这部电影的原因。他很想要吸收这方面的教训,增长自己的经验。如何把欧洲电影优势的地方和美国电影优势的地方结合?这是他很早以前就在尝试的,现在他也依然想要尝试下去。如何更好的用故事来深化思想,这就是他想要做的。
别人的电影拿来了,就要吸取好的,改正坏的,才能促使自己进步。没有什么比自己进步更重要,这是利维早就明白的。(未完待续……)R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