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道靠我妈。”
“你是我的妹妹,不,你是我的后人,我怎么会这么看你。以前的你虽然有些任性,但我想是你一时不适应的缘故,就如同我那时也不能适应自己竟然重新活过的事实。”小娥扶住小锦的肩,安慰道。小锦眼里的落寂让她难过,她总觉得小锦以前的生活并不快乐。如果小锦真得是她的第十三代子孙,那么她的第十二代子孙到底对小锦做了什么,他们的生活不是很好很富裕吗?为什么她总能感受到小锦心里头有苦有痛?
正当姐妹二人立于沈家门口谈心时,门咯吱一声开了,原来是沈郎中准备出外巡诊了。
“小娥、小锦,你们来了?怎么站在外头,快进屋吧。你婶一早就准备好了,就等你们来开工呢。”沈郎中乐呵呵地说道。看来昨个沈家娘子肯定对他说了很多关于生意的事,沈郎中看着二人的目光中满是赞许。
“这就进去了,沈叔好走。”小娥、小锦笑着打了招呼,走进了沈家。
正如沈郎中所说,沈家娘子已经备好了材料,看着被裁好的通草皮和沈家娘子略显疲惫的眼神,小娥估计沈家娘子要么昨晚没睡,要么今早天未亮就起了。
“婶,你肯定没睡好,黑眼圈这么大!”小锦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忽闪着眼睛问道。
“黑眼圈是啥?”沈家娘子不明白。
“就是你眼睛外面这一圈因为没睡好,变得黑黑的。”小锦解释道。
“哦,呵呵,婶一想到以后要自己做生意了,心里头既高兴,又紧张,竟然睡不着,这不,天没亮就起了,将院子里晾着的通草都给裁了。”沈家娘子揉了揉疲倦的眼。
“婶不必紧张,既然接了生意,我们只要按时交单便成,剩下的花再逢圩日我们去卖,不怕这花卖不出去。”小娥道。
沈家娘子点点头,“我们开始动手吧,先将彩花楼的货做了。”
小娥、小锦点头,几人便动手做起花,而依土照例背了筐子去采药,依水依旧拿着绣框绣花。
小锦本想将自己以前见过的一些花都给画出来做花样的,但是毛笔她用不惯,而且又不能太过显露,惹人怀疑,所以便安安分分地先照着小娥的花样做了。
小娥虽然见识比沈家娘子广些,但前一生也只是在渭泾塘和寿昌镇生活,看过的花样也不多,不过现在暂时是够用了。
看着小娥做得很顺溜,小锦也越来越熟练,沈家娘子便放心将做花的活交给她们,自个儿则翻出一些碎布,缝起了兜勒。由于小锦当时觉得那条兜勒毕竟是旧的,没有朝那个彩花楼的老=鸨开高价,只要了三文,现在才知道一条兜勒少说也要两文到三文,因此她们不仅赚不到,甚至可能赔了。 所以,手巧的沈家娘子决定自个动手,翻出碎布自己做兜勒,将成本节省到最小。
沈家娘子不一会儿就做了两条黑色的,一条褐色碎花的,看着还挺不错。
到了交货的时候,沈家娘子本不愿意去那彩花楼,但想想总不能让小锦和小娥两个小丫头自个儿去,最后只能勉为其难带着两个孩子动身了,一路上自然少不了叮嘱一番,要两个丫头,特别是小锦不要与彩花楼的人多说话。
到了渭泾塘,小锦新奇地看着这个显然比寿昌镇要繁华的小镇。这一日不是圩日,所以没有那一日在寿昌镇看到的人来人往,但是一眼望去的商铺和青石铺的宽敞石板路,让人明显感到这里的经济比寿昌镇好。
沈家娘子是第二次来这里,模模糊糊地只记得汇宝斋的方向,至于彩花楼在哪,她还真不知道。看着几个路人走过,她又不好意思问,毕竟一问这彩花楼,保不住对方就想多了。说不准还以为她要将小娥、小锦两个女娃给卖了呢。
华叔停好了车,大声说道:“沈家娘子,老汉就在这里等着你们,你们办好事快回呀。”
沈家娘子点点头,拉着两个孩子赶紧往前走,也不管前方道路到底是不是去彩花楼的。她可没敢和华叔说她们今个到渭泾塘是去彩花楼的,人言可畏,村里的人到时还不知怎么传呢。
走了一段路,小娥扯了扯沈家娘子的袖子,指了指旁边的一条巷子。
“嗯?”沈家娘子不懂小娥的意思。
小娥再指了指巷子里。
沈家娘子走进巷子,立即看到了一座小楼,门匾上写着彩花楼。
沈家娘子跟着沈郎中这些年也认得不少字,所以她认得“彩花楼”三个字。
“还是小娥眼尖。”沈家娘子笑着赞道。
小娥扬了扬嘴角,其实不是她眼尖,而是她在这渭泾塘住了七八年,对这里还是熟悉的。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