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黄池。
黄池地处大梁以北五十里,紧邻济水。得知大梁被围,东郡太守魏信集结东郡所有大军,意欲南渡济水,救援大梁。但是,在看清对岸足足有三十万大军之后,魏信退缩了。魏信很清楚,就凭借自己征召到的五万乌合之众,除了可以给大梁摇旗呐喊,也没有旁的作用了。如果不考虑双方的巨大实力差距就渡河南下,等待自己的,只会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就在魏信一筹莫展、手足无措的时候,来自睢阳信陵君处的使者找到了魏信,也带来了信陵君的最新命令。按照信陵君的要求,东郡除了保留一万大军虚张声势,扼守渡口外,其余大军全都绕道前往睢阳,听从信陵君调遣。因此,此时的东郡只有一位裨将军表面淡定实则惴惴不安地指挥着一万大军,阻住了韩军北上的要道。
裨将军氏韩,名勇,年方四十。虽然在东郡的地位仅仅比东郡郡守和郡尉稍微低了一些,可谓位高权重,但他的胆子和他的名字很不相衬。之所以获得提拔,更多的是勤勤恳恳,外加上一点察言观色。
在魏信把防守济水防线这个烫手山芋交给韩勇后,韩勇就一直在苦思如何完成这个坚决的任务。但再如何进行战局推演,韩勇得出的结论一直是仅仅凭借自己手上的一万老弱残兵,完全挡不住韩军的一次冲锋。何况,韩国还拥有水师,韩勇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韩军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大梁,而对自己防守的东郡没有半分兴趣。这样,自己就可以完成魏信交给的任务。至于大梁,只能是他们自求多福了。
打定了这个主意的韩勇为此一反常态的没有沿河据守。而是后退了二十里扎营,为的就是不想激怒韩军。事情的发展也似乎也正沿着韩勇预料的那样,韩军一直没有渡河的计划,对韩勇大军威胁最大的韩国舟师也一直在鸿沟上游弋,没有开到济水中来。
魏军的示弱明白无误地传达给了韩军,韩军自然笑纳。但。未雨绸缪也好,提防魏军使诈也好,在昨日取得歼灭超过七万魏军的大捷后,韩王责令斥候营渡过济水,前往侦查对面魏军的虚实。
韩王对攻克大梁的信心越来越充足,眼下大梁只有不到五万大军,只要自己双管齐下,哪怕是强攻也能拿下大梁。大梁既克,魏国君臣被自己俘虏。魏国唯一有声望的就只剩下在睢阳集结大军的信陵君。韩王要的,就是在攻克大梁后兵分两路,一路直取东郡,另一路奔袭睢阳,在齐国的援兵抵达前,灭掉魏国。到时,魏国被韩国吞并已成事实,其他诸侯国想要反对也来不及。在这种情况下。打探东郡的虚实就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弄清了东郡的兵力,韩王才好确定分兵多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负责渡河刺探东郡魏军虚实的自然是韩军精锐中的精锐。郎中令蒙骜将此事交给了办事素来谨慎缜密的都侯(掌管五百人)卫牙子负责。卫牙子乃执金吾卫云的亲弟弟,而卫云在洛阳之战中,统领三万韩、赵联军坚守十余日,为韩国调集大军争取了足够多的时间,论功当属第一。三万韩、赵联军最后幸存的,不过是十余人。卫云也是侥幸不死。落得重伤,至今尚未痊愈的下场。韩王感念卫云的功绩,封卫云为一等子爵,更是破格将卫云的弟弟卫牙子调入到王宫禁卫军中,常伴左右。之所以说破格。乃是因为卫牙子原本就是武关的一名都侯,按照常理来说,所有人,凡是成为王宫禁卫军,必定降二级甚至三级使用。卫牙子的职位却是没有发生任何变动,这足以看出卫云一家在韩王心中的分量。
得知自己被派到济水北岸侦查敌情,卫牙子可是乐坏了。因为王宫禁卫军的身份,卫牙子在韩、魏爆发大战以来,基本上没有上战场的机会。而军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