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二合一大章(第2页)
上一章 | 目录 | 存标签 | 下一章 |
王嬷嬷上前服侍着她换下官服,换了身半旧的棉袍,曲清言坐在八仙桌旁,闭上眼,脑中都还是寿阳县同福楼的这一团乱麻。
这团乱麻被朱瑾睿快刀一斩现在全是线头,到底哪一根有用处,能摸到背后的隐秘以她现在对寿阳县的了解根本找不出。
找不出……那不如就不找了。
若是这同福楼当真同京中有牵扯,朱瑾睿这倒是走了一步好棋,想要他和曲文海来善后,还真是想得美!
之后的几天,曲清言彻底丢开同福楼的一应事物,只专心的了解县内情况。
身为一方父母官,全县的百姓都要在他的羽翼下生存,想到从前曲伯中每每喝醉了酒就会拉着她念叨身为知县的不易,她那时很是不解,而现在她走上曲伯中的老路才知何为不易。
已是要入冬,这一年的秋收早已经结束,赋税也已是收完,只今年西北干旱,一整个夏天只降了两次雨,庄稼只差旱死在地里,哪里有收成可言。
没有收成,县衙从各村镇就收不上税,州府那里的任务完不成不说,县衙中来年的一应费用也没有出处。
曲清言看着无比惨淡的账册,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平县地处山东,不说常年风调雨顺,旱涝的年份实在不多,只遇到一年阴雨不断,结果曲伯中还出了意外被落石砸中。
“曲知县,这西北常年都是这般情况,您愁也没用。”冯典簿抱着前面几年的账册进门就见曲清言虽是面无表情,可眉头紧锁,显然是在愁县内的情况。
“往年遇到这种情况,县内都如何处置?”
“往年啊,”冯典簿嘿嘿一笑,从身前抽了一份账册递到曲清言面前:“大人,您看完这个就懂了。”
冯典簿笑的神秘,曲清言接过账册翻了几页头就更加疼的厉害。
她之前只知道各县县学的情况与实际极为不符,却是没想过这笔钱会被如何挪用。
若是这是用做救济的银钱,她应该怎么办?
前朝各州府县镇的衙门放例子钱一事,在本朝开国之初就被命令禁止,太祖严禁各级府衙再行此事,可这西北……开国已是近百年,居然还保有前朝的旧习。
这事朱瑾睿知道吗?
曲清言刚涌起这道年头就暗自摇了摇头,朱瑾睿那人虽然人冷话少可绝对不是傻子,他到这西北已有一年,这等事又如何会不知。
难怪他原本已是拒了景帝的传召,中秋大宴并不准备出席,结果还是赶在最后一刻进了京,这民风开化怕也只是一个幌子。
他想要的是有人能当他手中的刀,将这西北隐在暗处的问题全部掀到明面,然后是整治还是特赦可以去同景帝讨一个说法。
曲清言靠在椅背上,突然就想到若是那日她同余有台没有出长安府,他会寻什么由头将她弄到这寿阳县来?
想到那日在官道上,朱瑾睿那样逼迫她给一个回答,她就觉无比可笑。
这种男人心机深不可测,她从今以后只适宜敬而远之。
她紧紧的攥着账册,突然扬头看向冯典簿:“这西北可是大部分县镇都做这种放印子钱的事?”
“是,几乎所有的县衙都会私下里放印子钱来贴补,大人你也知道这西北的动荡不是一日两日,要说这里同江南一般是鱼米之乡也就罢了。
“您也看到这里穷成什么样子,朝廷不给贴补,每年又一个铜板也不少要,这不也是都逼的急了。谁都知道这是要掉脑袋的事情,可不做不行啊。”
冯典簿这番话说的似是极为合情合理,只曲清言账册翻至最后就已是发现印子钱的去向中只一部分是贴补进了县衙,另外一部分都被县内这些官员瓜分掉了。
曲清言合了账簿,心下的叹息已是止不住:“长安府府衙私下里是否也会放印子钱?”
“这个小的就不清楚了,不过这事由来已久,一直无人来查怕是也会私下里偷偷放上一部分。”
从上到下全部连成一片……
她要如何做,是同流合污还是假装保有读书人的风骨直接将此事揭发?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m.baidubo.org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