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不去,我要看《圣诞快乐》,我要看张国容!”
……
“如花,《圣诞快乐》的票没有了……别打我,要不咱们去看《猫头鹰和小飞象》吧?”
“看个屁,去看《警察故事》,我最崇拜程龙的功夫,可惜他不收徒弟。”
……
“老豆,我想看《圣诞快乐》,下回再看《警察故事》好不好,我求求你了。”
“乖仔,今天咱们先看《警察故事》,等到圣诞节咱们再看《圣诞快乐》。乖,听话。”
……
“给我来两张七点场的《猫头鹰与小飞象》。”
“这是你要的票,请拿好。”
……
“我要五张七点场的《圣诞快乐》。”
“抱歉,七点场的卖完了,九点场的要不要?”
……
“买三张七点场的《警察故事》,快点。”
“七点场的只剩一张了,要不你买九点场的?”
“嗯,那就先给我一张七点场的,再来三张九点场的,等我先看完,等会再看第二遍。”
……
连续数年的成功,新艺城已经在香港市民中竖立良好的口碑,形成一票“新艺城之友”,不少人说只要是新艺城的电影,不管名字是什么主演是谁,他们都会去看。
所以圣诞大战刚开幕,新艺城就独占鳌头,将嘉禾和邵氏压在下面。不过陈平安的各种宣传,还有程龙的号召力也不遑多让,《警察故事》上画后虽逊于新艺城的《圣诞快乐》,不过却超过了嘉禾的《猫头鹰与小飞象》。
当然也有例外。
例如油麻地某戏院,一个纹满纹身的年轻人推开正在排队的市民,气势汹汹走到售票口拍出一沓钱:“七点场《警察故事》,五十张,快!”
“对不起,七点场没有那么多票了,九点场的好不好?”
“九点场?”年轻人转头冲街对面吼道,“老大,七点场票不够,九点场行么?”
“你个衰仔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老子说过要看七点场的,你自己想办法!”
“哟,我以为是谁呢,这不是佐敦熊仔么?”买票的队伍里一个中年人讥笑道。
“马勒戈壁的,你敢这么跟熊哥说话!”
“去尼玛的,有你开口的份么!”熊哥一脚踹翻小弟,跑到中年人面前,“梁sir,小弟不懂事您别见怪,您怎么也来了?”
梁sir绷着脸道:“让你的人都老实点,处长发话了,让我们有空都来看《警察故事》,你们再不收敛,小心全把你们请回去喝茶。”
“明白明白。尼玛的,老子说过要排队,你小子耳朵塞驴毛了!”
警察被提议来看《警察故事》,完全出乎陈平安意料,因为这是邵一夫的能量体现。自从嘉禾崛起后,70年代后期邵氏被嘉禾压得喘不过气,大名鼎鼎的brucelee,最早是想加盟邵氏的,结果因为邵一夫的“节俭”,被嘉禾挖了过去。
邵一夫是打算将精力投入无线,但不代表他对嘉禾的恩怨完全放下。如今有机会反戈一击出口恶气,他又怎会错失良机?因此前两天一次名流宴会上,他跟警务处长简单提了《警察故事》这部戏,并且送给对方四张首映式的票,正好是警务处长一家四口。
去过首映式后,警务处长对《警察故事》交口称赞。一半是因为邵一夫的面子,还有一半是因为《警察故事》本身。到目前为止,香港影坛还没有一部像《警察故事》这样正面讴歌新时代香港警察的电影,自从70年代中期廉政风暴之后,香港警方一直在不遗余力的重塑警察形象,《警察故事》这部戏非常合适,他甚至让公共关系科考虑一下,如何运作能够使香港警方借助《警察故事》,形象更上一层楼。
就在新艺城、嘉禾、邵氏三方正忙于统计首日戏院上座率及票房的时候,陈平安却带着尚各云顿、矮牛、张子扬、罗立贤、关锦朋五人,悠哉悠哉的走进了铜锣湾夜市。
该做的能做的他都做完了,没必要死盯数据,他相信明天一早方怡华会让王京把所有数据送过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休息,以及……寻找影帝。
转悠了好几圈,他终于在市场一角看到一个摆摊卖小饰品的年轻人,很卖力的吆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