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奇虾的游动叶与尾叶同样已经特化为了类似鱼类胸鳍,臀鳍与尾鳍的结构,整体结构呈现流线型,适合迅速游动与长时间巡游。
这似乎是奇虾巢群的一贯风格-从当时的战斗兵种,也就是剑鱼形赫德虾开始,它们就显现出趋于远洋巡游或速游的趋势,并且常常通过流线型的外形与合理的游动叶结构特化来实现,而并非像林易一样选择力大砖飞。
两种外形截然不同,但却又有着某些结构相似性的奇虾物种出现,让其属于巢群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不少。
但奇怪的是,两段基因序列中,都完全没有发现关于神经突触结构的基因片段-如果上一只还能用基因片段零散,可能有遗失来解释,这只的基因片段却相当完整,不大可能单单丢失了一段关于神经突触结构的基因片段。
事情开始自相矛盾了起来。种种证据都指向,这就是奇虾巢群的品级,但它们偏偏缺失了对巢群来说最关键的特殊神经突触结构。
这只奇虾的外形类似申德汉斯虾,连体形也与后世发现的申德汉斯虾化石相仿这让林易又不得不怀疑其与申德汉斯虾的关系,或许根本就是直系祖先。
或许是奇虾巢群遇到了野生的申德汉斯虾祖先,并将其基因序列吸收,开发出了那种奇怪的,具有类似脊椎动物上下颌结构的奇虾品级,这似乎是目前最合理的解释。
但这其中,还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林易在奥陶纪从未发现过野生的掠食性奇虾,并且那时,淡水生态系统也并未成型,这些类似申德汉斯虾的物种如果真是野生的非巢群物种,其起源又成了一个问题。
这可不像早期的蛛形纲物种,能用没什么特色,见到了也没认出来解释,以奇虾的身体结构特殊性,只要他曾经见过,就绝对不可能认不出来。
后世的化石空白可以以地层活动导致化石彻底被深埋地底,再无机会重见天日来解释,但林易亲眼所见,就是没有发现任何野生的非巢群奇虾个体。
如此看来,还是这个类似申德汉斯虾的物种此前那只长着类似颌部结构的奇虾个体同属奇虾巢群的推测更合理一些。这只类似申德汉斯虾的物种大抵是发挥着类似工虿的作用,负责打理,而有颌个体则发挥类似兵虿的作用。
但这样一个类似工虿的负责后勤的品级,又如何会出现在陆生节肢动物巢群的母巢基因存储之中,这让林易又有了些担心。
种种迹象表明,奇虾巢群,似乎正在走向没落。而以巢群的竞争力,即使度过大灭绝后元气大伤,也不太可能竞争不过野生的生物。
奇虾巢群为何会沦落至此,林易心中,却突然有些不寒而栗-难道,缺失的神经突触结构,并不是意外?而奇虾巢群的没落,就与这一切有关?
带着疑惑,林易又一次加快了推进与搜寻的速度-自发现翼肢鲎类之后,他就有一种预感,距离找到奇虾巢群,揭开这一切的真相,不会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