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厉二十四年,夏末初秋。
烈日炎炎,知了在树间没了命的叫嚷,地上黄土焦灼,人行走其上根本不敢打着赤脚。
但边疆形势却如同寒冬腊月冰凉至极,愈发严峻。
虽然众人明面不敢提起国事,但私下里眉头紧皱神情紧绷议论纷纷,象征皇权的长安城,已经压抑到了极点。
越是压抑,越是蠢蠢欲动。
而这时,方灵均断笔著成《当如是》已经在坊间开始传唱,他的长赋恰当仿佛一个宣泄口,疏解众人的焦躁,不安。
大声诵读高声长啸,内心深处血性被全然激起。男儿们抱着安国平家的心愿纷纷从军负重前行,而心有余力不足的则自发捐助物资,一时之间同心同德,齐心协力。
自然,方灵均的名字和这篇长赋从北一路向南,响彻云霄激励着鞭策着惊艳耀眼夺目璀璨。
文如其人,众人歌颂有:冷清却又不可一世,狂悖而又谦和恭让。
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气质便奇异的恰当好处的在他身上融为一体,毫无违和。
他此时,绝非仅以玉以月为颜骨的翩翩公子,太厉二十四年,邦国多难,时势造英雄。
毫不例外,他是少年时代的英雄。
…
午后,是正热的时候。曾府门卫蹲在地上,定定的看着日光焦灼下模糊向上升腾的层层波纹。
国事大事门卫可以议论可以义愤填膺,但他的身份注定,与他无缘,更无关。
而焦头烂额,还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热浪习习。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注」
他嘴里念念有词,汗水却像是水一样往下淌。滴到地上,仿佛能听见嗞啦的一声,汗水烧成水雾蒸腾。
虽然没有他臆想的那么夸张,但的确滴落在地上的汗渍已经蒸发的不见了踪影。
门卫被大太阳晒得有些头晕,他抖了抖脑袋,摇摇晃晃的站起来,死气沉沉的闭着眼睛,欺骗自己的念叨:“心静自然凉,自然…”
念叨着,念叨着眼睛眯了眯又挤了下,他不自觉的跟随着一个日光下的少年,看他不急不缓的过来。
少年并没有因为天气炎热而不耐烦,只是因为日光耀眼而眉目低垂。鬓角有汗晶莹闪烁,他不曾擦去也不显得狼狈。
离得近了,门卫看他身上穿的是绞经有孔的单罗衣衫,稀疏轻薄不透明能蔽体且凉爽。
和他身上闷汗的布料,简直不能比。
他便知晓这少年应是非富即贵的贵家公子,便打起精神准备问询。但少年扫了他一眼,就是这一眼,令他动弹不得,高声不了。
他像是被谁定住了一样,只是瞪大眼睛,没有上前阻止,手脚口舌都动不了了,看他闲庭散步般进了曾府。
等看不见少年的影子了门卫才大惊失色,反应过来。他赶忙跑进去,却发现曾府的人围了起来,津津有味的讨论什么。
天气热,一般府里的人做完活便阴凉处避暑,上赶着正热时候出来着实古怪。
门卫有心要问,心里忐忑那少年往哪里去,有人见他惊讶,“你这小子不好好守门跑这里来做甚?”
他刚想回答,余光中便看见那入府的少年。
斥责的话便没能说出口,只见许许多多的人跟着他,在后面小心翼翼的走着。
兴奋雀跃,每个人脸上大都同一种表情。
门卫以为自己中了暑看见幻觉,却啪一声旁侧的人打了他一下:“别愣神,快行礼!”
他迷迷糊糊的照做,看见那少年目不斜视缓缓走过。
“钰儿,这是殿下。”
曾夫人声音传来,门卫一阵激灵,但却不敢再抬起头。
曾夫人用手摸了下曾钰的头,让他上前行礼。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