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困难
一九零零年十月十号晚上,原直隶总督衙门内的一间精舍。
这是原直隶总督用来会客的地方,现在成了林宗正中将的临时指挥部。没有豪华的家具,没有精美的字画,也没有琳琅满目的古董,很符合共和军一向的作风,让林宗正中将很是满意。当然,这不是卫兵的功劳,早在三个月之前,八国联军就已经替他的卫兵做完搬迁的工作了。
林宗正中将皱着眉头,在屋子里面踱来踱去的。今天中午与义和团首领们的会面,说老实话,效果非常的好。那些义和团义士们没有让林宗正中将失望,他们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原先所说的那样封候拜相,而是加入共和军,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虽然他们由于曾经被出卖过而缩手缩脚,采取了一些让事情复杂化的做法,不过,这值得原谅。
想到会议之后那酒楼大厅的混乱局面,林宗正中将就觉得好笑。天津城内有二十万义和团成员,自然是不可能全部编成临时兵团士兵了。一来没那份必要,二来没那么多的武器,三来么,在两个刘总统面前也不好说话。所以,按照林宗正中将的提议,几十位首领必须得在二十万团员当中精挑细选出六万,成立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一支临时部队。临时兵团的总司令,暂由吴飞鹰老爷子担任,副司令么,就让北地英雄的领头人物王天成担任得了。那个担挡义和团发言人的秀才,名叫李忠,是北地武林中有名的一个智囊,有着相当的声望,所以,就被任命为临时兵团的参谋长了。在武林人士的眼里,所谓的参谋长,也就相当于军师一职,正好让李忠发挥才干了。当然,那些首领们也得到了林宗正的认可,可以在临时兵团中担任基袋官。
按照林宗正中将的要求,挑选出来的人武功可以不是最好,地位也可以不是最高,但是,得有三个条件。一是年龄得在二十岁上下,身体好,能够经得住严酷的训练;二么,要有一定的知识,起码得多认几个字,以便以后可以较好地掌握各种枪械和装备;三么,最好是那种纪律性较好的,能够听从命令的,林宗正可不想着招收一些刺儿头进入部队,虽然那些刺儿头说不定技战术水平比一般的战士要高,可是,部队讲究的是团体合作,由不得太多的英雄主义做怪。
这三个条件中,第一个条件。还好,大部分的义和团成员都符合。第三个条件也无所谓,这些个义和团成员一心想要加入共和军,自然早就有了严守纪律的心理准备。只是,第二个条件,可难倒了大部分的首领了。参加义和团的义士中,大多数是家境贫寒的农民,识字的就没有几个,满打满算,也找不出六万个秀才啊。
没办法,林宗正只能退而求其次。识字的优先,不识字的也可以加入,等转为正规军以后再进行补课。如此一来,符合条件的义和团成员大增,六万个名额又不够分了。为了给自己的手下争取到更多的名额,各个首领之间又吵了起来,引经据典,谈古论今,热闹得很。对此,林宗正中将可没有想着去管,他直接把这摊子事情扔给了吴飞鹰、王天成和李忠,自己躲在一边看热闹去了。
直到下午钟左右,六万个。名额总算是分配好了。至于各个首领之间有什么妥协或者交易之类的,可不关林宗正中将的事情,林中将只在乎结果。除了这六万人之外,其余的义和团士兵全部组织起来,负责维持天津城的治安,以及在战时向前线部队提供后勤保障。当然,如果前线损失太大的话,这些人也得随时准备加入临时兵团,以保证六万人的名额。
名额分配完毕后,林宗正中将这才要求各位首领。把自己所拥有的武器装备上报。得到的结果,让林宗正中将哑口无言。整整二十万人,总共只有四千支左右的步枪,其中有一半是加入义和团的清军带来的,还有一半,则是义和团成员用钱从逃跑的清兵那儿交换来的,或者干脆从那些逃兵手中强行夺回来的。以四千支步枪,想要装备上整整六万人的临时兵团,的确是有点儿棘手。虽然共和军拿下了大沽口炮台南岸,从那里的西方海军陆战队士兵手中得到了一千五百杆步枪,再从大沽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