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时候有位书生,贫苦出身,幼年的时候父母离世,从小吃百家饭长大,十六岁那年,又到了乡里赶集的日子。
蒙蒙细雨,依然挡不住四年才有一次的乡会,每逢这一年十里八乡都好不热闹,妙女才子,红髫白娄都一大早起来。
书生名叫柳三,按理说过了惊蛰他就算成年了,虽说出身贫寒,但人穷志不短,学富五车不敢说,但饱读诗书倒是可以。
等待着日头爬到午时三刻。因为四年一次的乡会都有一场热闹非凡的斗才大会,此时大街小巷已经人山人海。
琴棋书画,剑舞拳铮,最后获得魁首的那一位则有着莫大的机缘从此麻雀变凤凰。
魁首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意味着有资格进入京师学府,那里汇聚着天下英豪,名门望族,可以说,只要能挤破脑袋钻进去,也就意味着平步青云了。
不过乡会的选拔仅仅是有资格,就像上届的魁首,据说二次考核就没过,不过回来也混了个百户,也不错了。
按理这次的斗才他也能参加。
街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斗才的场地是一个月前搭建起来的一米高的木台。
此时人声鼎沸,一些武斗选拔的青年们,已经开始跃跃欲试的适应场地了。
斗才共三天,分文,武,杂三样,文以吟诗作对琴棋书画为主,武斗拳脚功夫,杂就囊括了奇淫巧技,只要能吸引眼球,有令人惊叹的地方,都能博得乡会评审的点头赞许。
报名的门槛快被人踩烂,无数青年才俊都想去试试,可偏偏踏着门楣而进报名的他却被两个壮汉拦了出去。
“小儿你可够十六?”一大汉问道。
柳三挺了挺胸膛,刚毅的脸上并没有显露出害怕。
整理了下自己有些破旧的袍服,答到“年已十六,为何不让进?”
两位大汉打量了下柳三,胡渣荣荣的笑到“黄庙门前有颗树,树叉腰下有只猪,问猪为何在此处,猪答今年已十六”。
柳三听后强忍怒气,但他自己知道现在自己只是一个穷酸的书生,即使他们嘲笑自己,自己也无能为力。
不过柳三知道,有一天,他会走出小小的乡村,去更大的世界闯荡,这两个人,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过路小丑。
文,略懂,能拿的出手,但不见得比别人强多少,武,自小营养不良,百无一用是书生,可他百家饭长大,身体倒是健康,至于杂,一想到这,柳三不禁嘴角微扬,心情也好了很多。
随即,柳三莞尔一笑,双手作揖,恭敬的给这大汉说到“哥哥们说的是,井蛙未出井,观天观不得,我只是去凑个热闹,不去也罢”
话刚毕,柳三就不再搭理两位大汉,要怪就怪自己的生辰的确在惊蛰之后,不然有了村长给的岁牌,自己也就轻松进去了,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风流才子摇扇吟诗,女子嫣红柳聚,柳三无奈的摇摇头,看来今年又得当看客了。
不过能欣赏一番斗才的比赛,也不枉此行,反正也就三日时候,盘算了下自己的盘缠,凑合着也能熬到魁首出现。
柳三相貌平平,但浑身有着一股子英气,这令他在人群中即使在普通,也能吸引一些经验老道的家伙们的注意。
喧声吠天,好不热闹。正当柳三一脸艳羡的瞧着台上武者你来我往的切磋的时候。
一座临场的酒楼里,一对爷俩,窃窃私语。
“爷爷,你看下面那个小子,被守卫拦住后,一点脾气都没有,反而把自己说成井底之蛙,真是有趣”
身旁的老者摸了摸花白的长须,炯炯有神的目光扫了一眼柳三后又回过头来。
老者缓缓端起一盏龙井微抿一口,叹道“嫣然,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说罢,一指沾着茶水在茶桌上留下一方落痕“匠”。
“此话怎讲,爷爷,”女子惊讶的问道,怎么看柳三都是穷书生。
“看人你可没我准。”
一旁的女子轻轻掀开头上的粉色朱纱,探目过去,好奇的再次瞅了一眼混迹在人群中普普通通的柳三,便又冷哼一声,不再做声。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