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突然一站起来大声说了句:
“好……好,秦王命不久矣、命不久矣了,我们魏军离胜利不远了!”
然后马上对着魏参说道:
“将军,您现在马上命人撤军,放弃野王,我们不守了、不守了!”
魏参不解:
“这……这野王城也是我们魏国军民,半年筑城而就的心血啊,怎么能就这么轻易就放弃了呢?”
张仪回了一句:
“舍不孩子,套不住狼,秦王已经拖不起了,我们魏国拖的起,与其在这指望韩军支援,不如我们且退且战,把敌军拖住,才是最为有利的,你听本相行事就是,若有闪失,本相会在大王面前一力承担的!”
于是魏军在张仪与魏参带领下,在秦、义渠、魏不礼联军将要攻打野王的前一天,就撤离而去了。
当联军围住野王城,打退韩国援军后,攻入城中,发现里面早已经空无一人了,秦王也知道自己身体已经承受不住继续东进了,便与魏不礼、义渠王商议了一番,首先带着秦军回撤而去,希望能活着回到雍城交付后事。
当秦王车驾快到达安邑时,秦王已经快坚持不住了,此时脸色苍白,连身子都显得颤抖了,这时秦王也知道自己已经回不了雍城,回不了秦国了,便对着司马错苟延残喘的说道:
“寡…寡人想去一个地方!”
司马错显得很是着急:
“大王,我们别走了,哪都别去,我们到安邑请神医来给您医治吧!”
秦王露出了苦笑的表情:
“纵使扁鹊在此,恐都已无法救治寡人了,你就听寡人的,寡人想去那个地方再看看……看看!”
于是司马错只得带着秦王来到了不远处的靠近当年曲沃会盟的那片枣树林,这里也是当年晋国栾逞败亡之地。
秦王便让司马错和一侍卫扶着自己,艰难的走到了一山谷处,然后苦笑着说了句:
“晋栾逞之亡,实乃无备尔,而我大秦有巴蜀为备,所以才不需要惧怕灭亡!”
司马错赶紧询问秦王:
“大王,现在我们秦国可是大好之势,您怎能说这等灭亡之话呢?”
秦王轻摇了下头:
“荡儿不堪大用、不堪大用啊,唯有退巴蜀而守之,方为我秦苟活之计啊!”
说完,秦王缓缓闭上了双眼,结束了其难以评价的一生。
秦王驾崩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张仪耳中,张仪这时也趁机命令退守了修鱼的魏军,重夺野王,开始反攻起了魏不理的叛军。
魏嗣知道这消息后,暂且放弃了运送周王器物的打算,带领所有能作战的士兵,绕过周王畿,越过孟津渡,与张仪军队在曲阳汇合后,开始直扑安邑而去。
由于秦和义渠的军队都已经退去,魏不礼的军队哪里还挡的住魏嗣的军队呢?当魏嗣军队快靠近安邑时,其就已经带着家眷往东而逃,准备入秦而去。
结果到了蒲坂关正要渡河时,遭到了早已经等待在此的将军公孙喜的堵截,被其而擒,抓回了安邑。
魏嗣见到魏不礼二话不说,直接命人褪去了其上衣,然后拿着鞭子,狠狠对其鞭挞发泄了一番,然后命人把其拖出去五马分尸,以儆效尤了。
其它与魏不礼一道作乱的魏国宗室,魏嗣也命人通通抓了起来,借用曾经重建的晋公庙,把这些人全部迁去,派军队看守了起来。
解决了这些事情后,魏嗣重新在河东颁布分田令,把河东所有的土地全部统一丈量,按丁户全部分给了河东和之前在函谷关以西和西周国那些愿意跟随自己的百姓。
因为河东有了这二十多万关西百姓和西周国百姓的迁入,人口瞬间大涨,安邑又变得繁华了起来,而魏嗣也在安邑重修宫殿,以此为西都,以平衡魏国东西两地之差距。
处理完河东之事后,魏嗣亲自带领军队越过蒲坂关,重新在秦国手中夺回了河西,把上郡的义渠军队也驱赶了出去。
魏嗣这时也没有懈怠,回到大梁后,立刻便派人再度邀请诸国之君在黄池会盟。
魏嗣此番会盟也是张仪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因为年年战争,导致魏国民不聊生,尸骸遍野,如果不再主持一次会盟,好让诸侯不敢再窥探魏国,给魏国休养生息机会,恐怕魏国想一统天下,只是天方夜谭了。
而选在黄池,是因为这里离大梁近,位置几乎居中原之中,也方便诸侯国君的前来。
这次会盟,魏国邀请了周天子、韩王、齐王、楚王、燕王、越王、中山王、赵君、鲁君诸国。
但是没想到最后来到黄池只有楚王和韩王、燕王三位国君,其它国君却无一前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