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脸色,才知道是我落了下乘。在这里先给允弟道歉了,我们且同行。”
程允连说不敢,和卢慎聊了起来。
校场此时虽不称人山人海,但也是熙熙攘攘,说车水马龙毫不为过。卢植先一步登上了校台,坐在了主位,等程允和二卢到的时候,校场里面已经十分安静了。因为前面已经坐满了人,所以三人随意坐在了后面。卢植家风很严,像这种场合,肯定不会为他们走后门的,县令县尉也知道卢慎十分自律,所以也没有借机拍马屁,不然适得其反就不好了。
有人说,县令怎么可能给一个小县丞拍马屁?没见人身后站着一位可以面见圣上的老爹呢嘛,虽然肯定不会过于荫庇子孙,但肯定不可能看着儿子受欺负而无动于衷,打好关系是有必要的。
台上卢植已经开始讲了,讲的正好是程允最近在看的春秋,而春秋有五个版本,现在正讲的是《夹氏传》。
这个版本程允并没有看过,但并不代表他没有听说过。传闻春秋五传,在汉朝遗失两传,据程允向刘瞻的考证,现在失传的只有《春秋邹氏传》,是王莽乱政时期失传的,《春秋夹氏传》虽然流传极少,但是东观有收藏,蔡邕、卢植等人于东观造石经时候偶有借阅。
在汉朝,世家大族的藏书是不可
能相互传阅的,这都是家族的百年底蕴,像颍川荀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汝南袁氏、河东司马氏等,家中藏书近万卷绝不是句空话,有些书可能连自己家中族老都不一定看过,正是因为敝帚自珍,才会造成文化的大量流失,尤其是战乱,哪一次战乱不会坑世家?重新洗牌伴随着的就是血洗,断根。世家被断了根,传承自然就消失在历史长河,如果藏书被抢了,那还好,如果被焚于战乱,那就是真的没有办法继续留存了。
所以董仲舒这个人向来是不被有识之士喜爱的,他为汉朝的稳定,二十多位皇权的传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对文化扼杀很严重,之前的诸子百家,剩余的已经不多了。像刘瞻、卢植、皇甫规等人是有继承部分兵家传承,荀爽家族继承了荀子后儒家法家传承,于吉张角等继承了道家传承,张衡马钧等继承了部分墨家传承等,不过整体的明目张胆的学习除儒家外诸子百家的,根本没有,即使是像刘瞻这种皇亲国戚,也需要先儒学,后拓展法、道、兵、阴阳家等学术。
刘瞻就不止一次和程允说过,有时候忠臣为江山社稷做了事情,不一定是对的。立场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董仲舒是一个治世能臣,被称为儒者宗,但是并不是能够得到所有人的爱戴,其中包括了一部分儒学家、经学家,尤其是史学家,董仲舒的存在直接导致了秦汉之前的历史出现了极大的遗失,因为汉朝的儒学已经是有断层的儒学了,和战国时期的登峰造极比起来差了很多。
只能说幸好董仲舒有个好徒弟,史学家司马迁,不然真的是成为了历史的罪人,没有历史沉淀的王朝,再怎么强大,也就是像匈奴一样昙花一现。
台上卢植口绽莲花,滔滔不绝,台下众人听的废寝忘食,如痴如醉。
程允就是其中一个,因为他看完《左氏传》和《公羊传》之后,辩证地思考了两版春秋的异同,让他很是头疼的是,古人写书不喜欢陈述事实,喜欢加以主观评价,哇!两个版本有很多地方就不一样,甚至有些地方是相悖的。
现在他正在读《谷梁传》,再听过卢植所讲的《夹氏传》,想必就能够比较客观的了解当时的一部分历史,对他以后展现自己博闻强记的能力很有帮助,和别人辩论起来也不至于张嘴就被人以各种引经据典吊锤。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对卢植的讲解很认可的,尤其是自以为很懂的那批人。
“讲的狗屁不通,根本就与书上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