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我在慕家做佣人,那时候你爸爸和你妈还没结婚……”
梁玉玲的思绪拉回到三十多年前,
除了小暖的爸爸,几乎没人知道梁玉玲其实是江城本地人,包括小暖。
当年 ,梁家是做布匹生意的,家境虽然说不上是大富大贵,但比起一般家庭还是富裕的。
梁玉玲边回忆边说,“我有个表妹,是我姑姑家的,表妹五岁的时候,姑姑因病去世,她过世还没两个月,姑父就另娶她欢,后妈狠毒,对我这个表妹是非打即骂。
我父亲看不下去了,便把表妹带回了家,从此 ,表妹就在我们家生活,她本来姓李,但因为痛恨她的父亲,便自愿随我们家的姓氏,我父亲给他起了名字,叫梁知音 。”
梁家父母也把梁知音当成自己家孩子,非常疼爱,供她读书,让她学琴棋书画,只要梁玉玲有的,梁知音都有一份。
梁玉玲比梁知音大一岁,姐妹俩也有了玩伴,俩人形影不离。
梁知音聪明伶俐,长的也漂亮,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读初中女校时,已经是校园里有名的小才女。
美中不足的是,梁知音也在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裕生活里养成了骄纵的大小姐脾气。
相比之下,没脾气的梁玉玲倒一点不像梁家的小姐,她不喜欢读书,但非常喜欢做饭,没事就往厨房跑,帮家里的厨师打下手。
偷偷学厨艺。
梁玉玲从小身体就不好,父母对她很内疚,梁玉玲喜欢什么他们也不阻拦,就随她去学,只要她开心就好。
所以,梁玉玲在十多岁的时候,就能做出一桌不俗的饭菜。
后来,梁父的布匹生意越做越大,即使他小心翼翼,但还是得罪了同行眼馋的人。
梁父被人算计,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店铺、院落,都归他人所有,还欠了一屁股债。
一家人搬至父亲之前在郊区置办的一处小院。
即使这样,那人也没放过梁家,他怕梁父东山再起会报复,于是买通了黑白两道,要对梁父赶尽杀绝。
一个傍晚,几个蒙着脸的人狂砸门,然后冲进屋里殴打她的父母,当时十六岁的梁玉玲和十五岁的梁知音就躲在父亲特意打造的一处隔门里。
那群人砸门时,父母就叮嘱过,就算他们死,都不许两姐妹出来,要不他们会死不瞑目。
他们太知道,如果这对如花似玉的姐妹俩被那群人发现,那意味着什么。
为了保护这姐妹俩,父亲和母亲拼命往外跑,把这群人引到院子里,那群人以为他们要逃,下了死手。
然后他们在家里翻了一遍,也没找到她们姐妹俩,把家里砸了一通,便逃之夭夭了。
后来,梁玉玲就带着梁知音过起了东躲西藏的生活。小小的年纪,可想而知,他们的生活有多窘迫。
梁玉玲从小身体就不好,但为了生活,她不得不去有钱人家做工,她年龄小 ,又没有做工的经验,经常受欺负,雇主还会压她的工钱。
即使这样,梁玉玲还是非常开心,最起码这些工资,够她和梁知音租间简陋的房子,也能吃顿饱饭了。
梁知音放不下身价,不愿意去做工,梁玉玲也不勉强她。
这样的日子过了四年,梁玉玲到了二十岁,梁知音也十九岁了。
梁知音非常喜欢写文章,开始给报社投稿,也能挣一些稿费。
这一年,慕家招工,梁玉玲以出色的厨艺应聘到慕家做工。
慕家家风非常好,不像其他有钱人家拿佣人不当人看,在慕家,佣人之间也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那是梁玉玲做工以来最轻松快乐的时光。
那时梁玉玲是住在慕家的,梁知音有事就会来慕家门口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