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村民们了解到养父养母对刘洋疼爱有加,但由于经济上的限制,他们无法承担得起将他送入书院的费用,因此刘洋只能在家中帮助父母料理农活。
由于家境贫寒,刘洋的朋友圈子非常有限,村里的其他小孩大多不愿意和他交往。
然而,有一个叫刘刚的小男孩,他是唯一一个和刘洋关系较为亲密的朋友。
刘刚会在书院学习时偷偷将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刘洋,这样刘洋也能够感受到一些书香气息。
刘刚?
在深入调查刘刚的过程中,吕铮发现刘刚早在七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他的死因是被狗咬伤,由于未能及时就医,病情逐渐恶化,最终不幸离世。
在进一步调查中,吕铮还发现刘刚生前曾在阳安书院读书,是一位阳安书院的学子。
又是阳安书院的学子!
吕铮开始了他的调查,把阳安书院所有失踪学子的档案都调了出来。
他发现这些失踪的学子年龄都差不多,而且都是彼此的好朋友。
这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仿佛答案就在他的指尖,却又如同雾中的影子,总是难以触及。
他开始夜以继日地翻阅这些档案,寻找任何可能的线索。
吕铮踏入阳安书院,向班上的学子询问了与失踪学子的关系。
谁和他们最亲近?
日常都从事哪些活动?
以及失踪前是否有任何不寻常的迹象?
学子们七嘴八舌地指向角落里的刘浩,议论纷纷,“是刘浩,他和那些突然失踪的学子常常一起玩。”
刘浩,就是当初差点跟李高生和张良一起去山神庙的人。
刘浩被同窗们的指指点点吓得不知所措,他紧张地结巴道:“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他们都不带我玩的,我就是偶尔能挤进他们圈子里玩一下,但后来都被他们踢出了。”
“至于他们失踪之前有什么征兆,我更不可能知道。”
吕铮走到他的面前,温和地说:“不用紧张,我们只是随便问问。你是哪个村庄的人?”
刘浩羞愧地低着头说:“我…我家在阳安城开小杂货铺。”
其他学子们听到他这样说,立即有人喊道:“他老家是刘家村的。”
话音刚落,全班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刘浩听到他们的笑声,气得不敢吭声,头低得更低了。
吕铮看着学堂里一片哄笑声,不禁皱起了眉头。
今天,他终于明白了,尽管在高院学习,人的素养却未必与之相匹配。
于是,他决定把刘浩叫出学堂,详细了解那些失踪的学子们在学堂里的生活轨迹。
原来,那些失踪的学子们在学堂里经常欺负比他们弱小的人,其中包括刘刚。
他们甚至因为放狗咬伤了刘刚,导致后者病情加重而去世。
而这些学子们都是家庭条件优越的人,最后也仅仅是赔钱了事。
吕铮再次询问:“除了你之外,这些失踪的人中还有没有跟他们玩得特别好的?”
刘浩沉思片刻,回答道:“有,当时他们的领头人是夏家的大儿子,名叫夏侯杰。”
“不过,在他12岁那年,他的家人把他送到了京城的学府,认为那里有更多出人头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