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但是吃的,用的,不敢半点马虎。
吴嬷嬷生怕李蛮儿去了漠北会不习惯,给她足足准备了两大车的东西。光是被褥就准备了三套,都是厚厚的棉花。还有各式各样的冬装,披风,大氅,鹿皮靴子也准备了好几双。
用吴嬷嬷的话说,漠北荒地多,石头多,雪也大,费鞋。穿一般的鞋子肯定不舒服,磨损也厉害。鹿皮靴就不一样了,保暖,防滑防潮,还很舒服。
炭盆,手炉,各式生活中常见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得十分齐备。除了穿的,用的,吃的也准备了不少,多为干粮一类的,还有腊肉,熏鱼,连李蛮儿平常惯用的酱菜都带了两坛子。
李蛮儿粗略一瞧,吴嬷嬷这是差点把整个院子搬给她,“嬷嬷,用不到这些东西。”
吴嬷嬷当下道:“要的要的,姑娘,有备无患嘛。”
“漠北又不是没有吃的。”
“那怎么能一样。”吴嬷嬷瞪着眼睛道:“老奴听说那里非常寒冷,环境艰苦,您自幼没吃过节衣缩食的苦,如果到那边用什么没什么,那可怎么办?反正有车,就都带着吧!”
李蛮儿知道指望不上她,就趁吴嬷嬷不注意,自己删删减减,把一些用不上的,打眼的东西收放到空间里。
隔了一天,李三爷李念就带着家眷回京了。
李蛮儿接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吃早饭呢。绿衣急匆匆地跑进来,进门就喊,“姑娘,三爷回来了,人已经进城了。”
李蛮儿听了这话,赶紧把吃了一半的蟹黄包塞进嘴巴里,挥手让人把桌上的东西撤了。
银烛捧了香茗伺候李蛮儿漱口,几个丫鬟开始给她梳妆。
衣服都是之前就挑好的,已经挂在衣架上熨烫好了,李蛮儿还在孝中,也不用披红挂绿,简单素雅就好。
等她这边收拾完,就听小丫头来报,说是李三爷的马车已经到正阳街了,正往府里来呢!
没一会儿,松鹤堂的婆子也来传话,让李蛮儿赶紧去接人。
李三爷多年没回京了,李恕又不在府里,他们这些做晚辈的,自然要去迎接。
崔氏这个嫡母却是不用。
李蛮儿赶到的时候,二房,三房的人都到了。
李青云和李青玉也到了,小哥俩见了她都是一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模样。
田氏没来,她月份大了,挺着肚子接小叔子有点不像话。
估计李三爷也不挑这个。
李蛮儿对这位李三爷还是比较好奇的,记忆中的李三爷是个沉默少言的人,他与李家三兄弟的性格有很大差异,也是老侯爷唯一的一位庶子。
很快,她又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李三爷的妻于三娘,是宁氏的远房表妹,虽然一表三千里吧,而且宁氏离世的时候,这位于三娘还没嫁进府里,但是于三娘在侯府的日子里,确实对原主多有关照。
正想着呢,不知道谁喊了一声,“来了!”
李蛮儿抬眼看过去,果然见一队人马朝侯府走来,最前面一头高头大马上坐着的人,正是李三爷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