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会稽太守王朗向吴郡藏霸救援。
说起王朗,也是个命运多舛的人。
王朗早年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拜郎中,任丘县长。中平二年(185年),杨赐逝世,王朗因而弃官为杨赐服丧。服丧期满后,获举孝廉、受官府征辟,他都不应命。乃后才被徐州刺史陶谦举为茂才,
初平四年(193年),汉献帝被李、郭汜控制,王朗时任徐州治中从事,与徐州别驾赵昱建议陶谦遣使向献帝进贡,以表示对汉室的支持。陶谦听从,并命赵昱带奏章至长安。献帝接到奏章后,颇感赞赏,并升陶谦为徐州牧、安东将军,王朗也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但当时的会稽已经落入孙策之手。
王朗南下赴任,孙策此时也非常需要得到士族及天下名流的支持,太守之位倒是给了王朗,但却架空了他的权利。王朗手无兵权,无力与孙策争斗,于是挂印封官,就在山阴的居所中闭门读书。
孙策因敬重王朗而不作加害,亦多次派重臣张昭劝王朗为他效命,但王朗坚决不肯。
后来,丞相曹操上表征召王朗,孙策死后孙权便疏于对一朗的监管,王朗本欲前往许都,结果刘备又打过来了。四处兵荒马乱,便也就没有成行了。
王朗一直为身为汉官而未为汉守住会稽而耿耿于怀。
刘备是个很会把握人心的人,他一边亲自拘留王朗,一面上书许都,请王朗继续留任会稽。曹操为了保留刘备这个盟友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王朗这样的当世名仕,刘备自然也是非常需要的。加上当年在徐州便有交际,再来这么一出知遇这恩,王朗对刘备也是感激有加。
在山阴隐居了十年,王朗才得以正式接手太守之职。
十年间,王朗校注儒家经典,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
上任后,王朗见当地人民仍然祭祀秦始皇,并且与夏禹同庙。王朗认为秦始皇是无德之君,不配获得人民祭祀,于是将这行为取缔。他在任这两年年,获得当地人民爱戴。
诸葛亮大军在诸暨整顿,同时在思考如何劝降王朗。
这可是与蔡邕、许靖同时期的大汉名仕,就凭人家留下的著作便是会留传千古的人了。诸葛亮不想真的用武力去征服。
毕竟士人都是好面子的,他自己也是出身士族,懂得其中的原委。
况且现在刘琦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兵锋之盛已无可匹敌,但天下士人的归心却还是个大问题。如果能够顺利地说服王朗归降,那对刘琦夺得天下后的治理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只可惜,王朗是个固执的老头儿,他认为对的事就一定会去坚持。
其实孙策与刘备有多大的区别呢?不都是分割汉的诸侯吗?不就是刘备姓刘吗?刘琦还姓刘呢!
在藏霸派出的援军还没出发时,王朗便固执地领着他口中所谓的一万“正义之师”开至兰亭,妄图阻止诸葛亮大军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