嘱托张昭说:“如果孙权不能胜任,请先生取代他的位置。如果无论如何都不能担当克敌制胜保卫江东的重任,先生您可以慢步返回江北,无须心中有所挂碍。”
又叫来孙权,亲自给他配上印绶,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凡事尽心就好,内政多问张昭。用兵需询公瑾。”
当日夜里留下一封书信给周瑜便过世了,享年二十五岁。
关于孙策之死,给后人留下了无限暇想。
有人说是许贡眷养的死士,为了给许贡报仇,刺杀了孙策;
也有人说是陈登为了给族叔报仇,算计了孙策;
还有人说是刘备为了夺得江东,派人联合了许贡的门客,因为那些射向孙策的箭更象来自于正规军中。
还有人说是曹操所为,更有甚者说是刘琦派人干的……
孙策去世后,孙权悲泣不止,张昭劝说孙权,扶起孙权巡视军队,并把孙权继立的消息上表汉室,传达下属。
在当时江东群臣的心中,这位新上位的孙家少年,还只是一位“幼主”。此时臣僚们的想法,估计也就是各司其职,力保江东不失,至于孙权能做到什么程度,只能听天由命。
江东群臣对孙权没有信心,而此刻的孙权,也确实有些没出息。孙策死后,孙权十分悲伤,不问政事,整日躲在屋子里哭。
其实最更为悲痛的莫过于孙策的义弟周瑜。孙策的强势崛起可有他极大的功劳,还有他自己的梦想。
孙策去世的消息传到周瑜耳朵里的时候,随之而来的,还有张昭的口信。他要周瑜立刻领兵返回,安定局势。
周瑜心中悲痛,却也不敢耽搁,即刻收拾行装,尽起柴桑之兵,率军启程。
一张昭率领群僚行使权力,孙权却躲在屋子里哭。
张昭能量再大,也毕竟只是一位长史,代表的是朝中官员的利益。此时的将领是否忠于孙权,军队能否安定,对深险之地犹未尽从的江东来说,至关重要。
所以周瑜出现了,孙权依然躲在屋子里。此时的孙权才十七岁,纵然他天资聪颖,却一直荫庇于父兄的大树之下,此时让他做主江东,面对这么多能臣猛将,他有些胆怯。
张昭找到孙权,将他从泪水和伤痛中拽出来,亲自扶他上马,率领周瑜的部队巡检三军。
张昭躬身亲自扶孙权上马,代表了朝臣的拥护;周瑜部队随行检阅,代表了中护军的拥护。
于是,建安四年的江东诸将和军士,见到了他们的新主人。英雄少年策马而立,吴越的新时代即将开启。
可是……
历史的走向发生的偏差。
曹操接到张昭的请官书后,淡淡一笑。准其承兄业,继兄之吴侯,领江东各郡,行征南将军职,以保江东太平。
可另一面又给了刘备一道秘旨,要他领兵追剿袁术余孽。
哪来的余孽呀?你是说江东群臣吗?
于是刘备向丹阳发动了攻击,名义就是“剿不臣!”
曹操又一次活用了“驱虎吞狼”之计!管他俩最后谁赢,对他来说都是好事。
刘琦要打益州,江东两虎相争,没人打扰自己灭袁绍以定中原,才是大好事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