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尽宇内宵小,重振汉室雄风,扫清四方胡虏,让我大汉王朝屹立世界之颠!”刘琦豪气纵生,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热血沸腾有木有?
“愿助主公横扫天下!愿大汉雄风长存!”第一个站起来相和的是荀彧。从这些问题中他能看出诸葛亮这个小伙子是用心之人,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他能明白主公想收复诸葛亮的心思,这个时候借着酒劲和被刘琦挑起的兴奋劲儿,正好是收得这几个从荆襄请来的才子的心的时候。作为刘琦手下的首席谋士,他有责任在任何时候捧着主公,完成大业。
“愿助主公横扫天下!愿大汉雄风长存!”当然被刘琦挑得热血沸腾的不只是新来的石韬、孟建,还有同为年轻人的徐庶、王安。
诸葛亮这时候就有些尴尬了。
事儿是他挑起的,这下不但帮刘琦收卖了人心,还搞得自己不上不下。
刘琦的志向没毛病啊!
刘琦的豪言壮语更没毛病!
自己能反对吗?
当然不能!
那该怎么下台呢?
包括自己的一众好友现在都成了刘琦的手下了,他这个本来还因为媳妇儿带点姻亲关系的自己人反而成了外人了。
“亮愿兄长心想事成,也愿大汉永世长存!”这种气氛下他要是不说句话,怕是要被在座的贤能们看不起了,硬着头皮也得上啊!虽然这话说出来显得自己有一些二,但也比不说来得好一些。
“哦?诸葛贤弟不愿意留下来帮为兄吗?”我又不是刘跑跑,抱着大贤的腿就不松手。机会摆在眼前,自己把不把握就看你自己了。
诸葛亮很纠结呀!
明明自己名声在外,不自比管仲乐毅,到哪儿不得重用?刘琦明明也看重自己,大老远把自己拐来,不会就为了给他讲讲道理吧?
可是就这么投效于他,会不会显得自己很没节操?
“亮学业未成,尚无力辅佐兄长,待来日学成归来,定为兄长效犬马之劳!”这话没毛病,把球又踢回刘琦手里。
“哎,贤弟已然学富五车,才名满荆襄,何必自谦?实践出真知,很多东西光是在书本上是学不来的。不若就留在长安,助我打理政务?有文若兄可为导师,岂不比回南阳呆在山中自啃书简学得更快?你学得的一身本领也要拿出来实践嘛,不能做到学以致用,你学来作甚?”刘琦不会低三下四地求他的,姿态在低会让人觉得离了他诸葛亮,天下就不会亮一样。主要还有荀彧、徐庶这等大才在场嘛,不能因为一个小亮亮,而拂了别人的面子吧。
“这……”这算是刘琦的亲自招揽吗?就算现在答应了,也不会被看低吧?至少比石韬、孟建,派个徐庶就招徕要来得有面子些吧?诸葛亮心中无比纠结,但是又不得不承认刘琦说的是事实。有荀彧带着边理政边学习,那肯定是比自己回到隆中闭门读书要好得多。
刘琦又说话了:“这位叫王安王仲静,乃王公子服之子,放着京中的优越生活,十二岁不到就从洛阳跟随我到留城。跟着元皓、子尼学习理政,随着史阿师兄学剑。十五岁开始统筹全军粮草。如今,文可为一郡之守,武可领军杀敌,智可为一军参军。贤弟以为自己的才能不如仲静乎?”
这可不是激将,只是摆了一个事实而已。
诸葛亮更纠结了,他不想被人看扁,那份自比管仲乐毅的豪气在胸中澎湃。
“诸葛小友可在长安住下,随我一起打理长安事务,也可亲眼看看主公治下百姓是否真的安居乐业,士族是否安心经商。所有问题均可眼见为实!”荀彧看出了诸葛亮的心动,也看出了他被世人捧着的骄傲。给他个台阶,也好缓和这尴尬的气氛。
“这样也好!不知贤弟意下如何?”刘琦问诸葛亮道。
“如此,亮叨扰兄长了!”诸葛亮在心中长舒了一口气,这个台阶来得真及时。这也加深了他对荀彧的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