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宝德见杨戈成了众人瞩目之焦点,更见李秀娘不停注目与他,心中就起了争锋的心思,不由插口道:“杨兄口才了得,让我等听了也如身临其境。不过前些日子当今圣上刚刚从高句丽回来,听闻高句丽人生性野蛮,连圣上如此雄才伟略也是吃了败仗。杨兄却是何时去的那些蛮荒之地呢?”
杨戈不由语塞,他与萧炎前不久还被人追杀,这荥阳城里是否还有杨玄感与李密的心腹,他可半点不知。因此就不想泄露了身份,但被崔宝德这么一问,却是一时难以回答,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些犹豫。
崔宝德自以为得计,继续问道:“怎么,杨兄可是有难言之隐么?该不会只是听一些行商道听途说的吧?不过杨兄说的也很是精彩,愚兄佩服佩服。”
经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觉得半信半疑起来。
郑嫣然率先附和道:“原来杨公子并没有亲身到那蛮荒之地,我就说嘛,杨公子看着倒像是个书生,怎么有这胆子跑那偏远地方的。”
杨戈淡然一笑:“只要大家听着高兴就好,这海外奇闻异事,本就是说来博大家一个高兴而已,至于是不是亲身经历,也不是很重要了。”
李秀娘本要说话,听杨戈这么一说,心中若有所思。又见旁边萧炎满脸平静,并不见一丝慌乱,更是心有所悟,也就收住了话语,只是多看了杨戈两眼。
郑言卿却是站到了杨戈一边,反驳道:“宝德,这话说的就不对了。前段时间高句丽打仗不假,但并不代表之前的事情。或许杨兄是在更早些时候游历的呢?再说了,高句丽打仗,可不是百济。杨兄方才也说了,从东莱郡沿海一带,经常有商船往来于朝鲜半岛,甚至于更远的倭人国家呢。那些地方可没有刀兵之灾的吧。”
崔宝德见他虽然帮着杨戈说话,但语气也不甚肯定,知道自己这些话已是有了效果,见杨戈也不争辩,也就不再落井下石,而是转了话题,又谈起了朝堂之事。
郑言卿却是有些不甘心,低声询问杨戈:“杨兄,为何不分辨呢,让他如此猜疑。”
杨戈脸上浮起一丝笑容,对这郑家三少爷更添了不少好感:“言卿,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既然旁人不信,何必又徒惹生气呢,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郑言卿听他说的如此坦然,心中更是钦佩,对杨戈方才说的话已是再无半点怀疑。
此时堂上的焦点已是凝聚在了崔宝德身上,他也是口才伶俐之人,说起朝堂上诸位大臣的一些趣事,讲的绘声绘色,也很有一些意思。
从郑言卿口中,杨戈已经知道:这位崔宝德,是当今左领军大将军崔彭的公子。与他父亲一般,这崔宝德文韬武略,在同龄人中也算是佼佼之辈,尤其善于骑射,在京都洛阳颇有盛名。
他本就是世家子弟,博陵崔家与荥阳郑家一样,都是百年氏族,彼此间多有来往。前些日子,因为汉王余党作乱,崔彭奉命到慈州一带,总领兵事。这崔宝德却不知何故没有随父亲一同前往,现在看他这般行为,想来也是为情所困,也算是个痴情汉子了。
杨戈见他讲说朝堂大臣之事,对自己也是获益匪浅,也顾不得他方才对自己无礼,反而请教他一些朝堂上的礼数等。崔宝德见他诚心向自己请教,心中洋洋得意,也就多说了几句。
这场面落到了李秀娘眼中,却是有些惊诧了起来。在她看来,这杨戈萧炎无非也就是个小世家子弟,虽然有些能耐,但应该还没成什么气候。但现在看那杨戈却是格外热衷朝堂之事,莫非也是个趋炎附势之徒?
杨戈自然不知自己的形象突然就下跌了许多,又从崔宝德口中了解了不少情况之后,对眼下这大隋朝堂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心中暗自盘算,等到了洛阳,应该如何如何。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了一阵脚步声,一个声音已是传了进来:“老夫人在里面么?三弟他们可回来了?”
郑老夫人方才还是满脸笑容,听到这声音突然就沉了脸色,高声喊道:“言喜,你还不快些进来,这刚一回来,可就知道你干的好事了。”
门帘一挑,两个身子闪了进来。杨戈打眼看去,好么,两个人全都认识,正是郑言喜与那潘力两人,讪讪的走了进来,也不敢四处张望,走到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