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期望永远不可能取代孩子的理想。因此,沟通是必要的,距离也是必要的,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既是对父母的宽容,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星期天,无数家长宁愿委屈自己和孩子,也要把他们送到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培训班去锻炼,我们却顺了孩子的意愿,一家三口拧着鱼杆去钓鱼;节假日,不少家长都带着孩子去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增长见识,我们则更喜欢带上零食,到河堤外一望无际的草坪上去撒欢。所不同的是,我们从来不偏袒和庇护孩子,尤其在道德和责任面前。同学之间有隔阂,师生之间有摩擦,大人孩子之间有纠葛,我们只有一句话:“检点自己,宽容别人。”即便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我们也只会说:“让别人受到良心的谴责而痛苦吧。”我们不知道,这样的教育对一个未来的男子汉会有什么后遗症,但是,我们相信,男人不只应该有挺拔的外表、刚毅的气质和无畏的品格,还应该有宽容的气度和儒雅的风度。
如此“放纵”的结果,不仅没有延缓孩子的智力发育水平,相反,在非智力因素方面,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儿子的同学羡慕他自由自在,能够把童年的欢乐和幸福掌握在自己手中;儿子的老师夸奖他有独立见解,小小年龄就在报刊上发表了不少“豆腐块”;邻居们更是把他当作宝贝,称赞他懂事、有礼貌、乐于助人,是自己孩子的榜样
儿子小学毕业以后,我们又主动放弃了这个城市里最让人羡慕的中学,执意让他独自一个人到百里以外的小县城去上中学。我们周围几乎没有一个人理解,有的甚至批评我们缺少责任心,不知道疼惜孩子。儿子听了我们的决定,也有些迟疑,但最后还是懂事地点点头,答应了。妻子有些不放心,问他:“一百多里地呢,想家了怎么办?”儿子说:“爸爸说了,把家安在心里,走到哪里都温暖。”这样的表达固然充满诗意,但在诗意的背后,却藏着太多的伤感与无奈。当初,我这样说,无非想寻找一种温柔的借口,激励儿子勇敢面对即将遭遇的坎坷,没想到,却成了他人生的信条。如今,听儿子用稚嫩的声音重复这句话,我突然感到鼻子有点发酸。
一个人,永远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是,却能够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我们是普通人家,淹没在城市的万家灯火中,毫不起眼;儿子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行走在摩肩接踵的人流当中,平凡之极。我们身边,不乏富贵的榜样和溺爱的典范,但是,我们只是努力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小小快乐,尽情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淡淡幸福——在清贫与困顿中,用善良与真诚开垦情感的荒漠;在艰辛与坎坷中,用泪水和汗水编织美丽的梦想。从不嫉恨命运多舛,从不抱怨来路曲折,只愿在风雨兼程的日子里,相携相伴,执手相牵。一如儿子在展望新学期中所写:“快乐源于辛劳,幸福来自磨砺,我愿意,累并快乐着,苦并幸福着。”
23点30分,儿子终于写完最后一个标点。妻子递上一只刚削好的“丰水梨”我和儿子重重地击了一次掌。儿子笑了,像刚打了胜仗的将军“命令”我们:“我要睡觉了,收拾书桌的重任就交给你们吧。”我和妻子相视一笑:“好家伙,真是屡教不改呵!”
等我们把书桌收拾完毕,儿子也躺在自己的小床上渐渐进入了梦乡,手里还捏着那只“卡通战士”玩具,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笑。
笑吧,儿子。无论何时,无论何方,这一缕真诚的微笑都不要从你脸上走远。因为,你的笑对我们一生很重要。
2005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