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后便下起了雨, 雷声轰隆,时而有电光相伴, 不过片刻功夫雨势变大, 芭蕉树影映在书房窗上,在疾风暴雨中叶片低垂,好不可怜。
清平沐浴后坐在书房看着卷宗,圣旨已下,命她与工部侍中同往辰州, 乃是为了修缮太庙一事。先帝在时为祭拜亲生父母,而在昔日辰州的封地上修了这座太庙, 为了给母亲正名加封, 便着大臣选吉地,最后定在九峰山上,依然是前礼部侍中、工部侍中负责此事。她从礼部文书房调出了当年的宗卷, 这些东西不能带走,也无法誊抄,必须在有限时间里看完后记下, 再交还礼部。故而这几天清平一直在看这几卷卷宗。
前任礼部侍中文采斐然,详细地记录了择选九峰山的缘由, 伏龙领纵贯贺、辰两州,九峰山便是其在辰州的分脉,地处辰州东南,山势高险,奇峰罗列, 因有九座高峰而得名。其实祠堂庙宇之类的地方理应建在平缓的山地,但先帝封地在此,是为故地,而九为阳数之极,道之纲纪,象其屈曲穷尽之形,凡九之数皆从之;而在只有帝王才能用的纹饰里,以凤鸟为主,其尾羽便是九根,因为这些缘由,先帝便在这座险峰下另修建了太庙,派遣太庙令负责日常事务。
按理来说这座太庙地势如此高,怎么会被水给冲毁了呢?
清平合上卷宗,揉了揉额角,无声地叹了口气。现在因为贺州贪污一事,六部已经忙成一团了,她本想去请教原随一些事情,管事却把拜帖送了回来,说原大人家里的仆人说,原大人领了圣旨的第二天便走了。
清平不禁有些疑惑,吏部侍中还在朝中,为什么刑部侍中却已经离开了?
久闻雨声烦,她心乱的厉害,近来大雨,到处都是潮湿一片,肩头旧伤未愈,清平只觉得隐隐作痛,偏偏这痛无药可解,只能自己熬着。她捏了捏肩膀,忽然窗外狂风大作,猛地一下吹开窗,雨点趁机飘入屋中,湿了一片地方。清平用手拢着烛台,不叫火苗被风吹灭,桌上卷宗被哗啦吹落,她只好取了灯罩放上去,满室一暗,只有桌前得了几片朦胧的光,她又急忙捡起卷宗放好,那本被遗忘在桌角的《庆嘉异志》被风吹开几页,恰好落在宸鹤结那章。
清平的手一顿,神差鬼使地按住那页,窗外雨声渐退去,好像一切的声音都变的遥远起来,她无法移开视线,似乎这书中藏着什么极为诱人的东西。她刚要低头去看,突然肩膀疼的厉害,手才按住书,窗外闪过一道光,照的室内如同白昼,接着就是轰隆的雷声,震的人心中难受,她堪堪想按住那页拉过来看的仔细些,一只手出现在她面前,取了笔架上的笔,极为自然地蘸了蘸砚中残余的墨。
清平只觉得后背发冷,顺着那只手看过去,却愣住了。
吴盈坐在灯盏边,披着一件外袍,借着余光,专心致志地写着什么。清平深吸了口气,指尖陷进掌心,感觉有些难以置信。吴盈恍若未觉,一心一意地写着什么,清平定神看向她手中——
那是只纸鹤。
雷声滚滚,震耳欲聋,清平从梦中惊醒,才发觉自己趴在桌上睡着了,她呼吸急促地看向窗边,窗扉紧闭,在风里砰砰作响。她起身环视周遭,并无人踏足的痕迹。
管事在门外道:“大人,原家的下人送来一封信,说是原大人走前留给您的。”
清平开门接过信拆开,字迹潦草,像是匆忙写就:“……李大人此次前往辰州,需千万小心,辰州如今局势不明,两郡告急,亦不可作寻常视之。且贺辰两州自古相近,渊源深厚,牵扯极深,难免有所勾连。
李大人所托之事余已知晓,只是此事干系重大,不可轻易定论,更不可以身犯险,望慎思而行。”
清平打发了管事回去,回到桌边,她移开卷宗,并未在桌角发现那本《庆嘉异志》。手执烛台在书架上找了一圈,最后她在抽屉中发现这本书。
一只纸鹤孤零零地呆在抽屉尽头,清平几乎忘了是什么时候将它与这书一同放进去的,她屏住呼吸,小心将纸鹤拿了出来。
纸鹤受潮,微微有些发软,清平用手捂着靠近烛台暖了一会,这才下定决心,在灯下将这鹤拆开。
她展开泛黄的旧纸,指节攥的发白,有一张与旧纸同样大小的蜡纸被藏在里头,清平颤着手捋平来,上头的字迹清晰,她看了半晌,转身去移开书架,取出那本账本。
果然,难道真的是这样……
清平翻到从未注意过的几页,终于明白了为何吴盈会说有了这本账本,楚晙一定会放过吴家。她甚至有些懂得当初在阾枫郡外,吴盈为何会死。
倘若这本账本为真,那么吴盈当初在互市为官时,绝非只是为了盯着楚晙而已,她在查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她查的太多,知道的也太多,这才招致杀祸。
夜雨仿佛落在了她的心里,噼里啪啦地砸的胸口隐痛,清平闭上眼睛,那些猜测似乎都随着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