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10、第 210 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时候见过一次,这会儿早忘记了。

    姜贝妮带着两孩子,坐着牛车晃晃悠悠往娘家走,她一路的回忆年纪还小的时候被姐姐带着一块儿玩耍的事。渔家的女儿要比农家的姑娘更自由些,没那么多的规矩,玩的东西更多,还一个个的都能潜水踏浪。

    牛车终于到了小渔村,外婆等人都已经准备好了。

    因坐船要钱,一来一去还耽误活,所以这边只去五人,外婆、大舅二舅,两位舅母,小一辈的就不去了,守着家。

    两位大表哥也就罢了,小表哥还是孩子心性,脸上就露出遗憾的痕迹来,青川挨到他边上,把个牛筋弹弓塞给他,“这是给哥哥的礼物。等我回来,给哥哥带好吃的。”

    金锁表哥的脸就不好意思的红起来,“哪儿要你……唉,回来与我说说那岛上有什么,我还没去过呢。”

    一行八人步行至码头,他们等了有一会儿,才等到一艘狭长的渔船,船上有一位光着膀子的船公,有几个划船的工人,一艘船最多还能坐十一二人,幸好他们来得早,一上去就把位置挤满了,后来的才上了四个,船公仔细盯着吃水线,叫道,“不能上了,等下一艘吧。”

    说罢,不理会岸上人的叫喊,拿杆子一撑就把船划开了。

    前头肉眼可见三个尖尖小岛,划了半个多小时才看到全貌,这几个岛串成一条线,彼此之间隔得不远,中间的岛屿最大,两边略小一些。他们要去的就是中间这座岛,那两边的听说有海军驻扎,等闲渔船不敢过去。

    看着近,其实还划了得半个小时,他们才登到岸上,一路上就看到几个船夫甩胳膊汗如雨下,一人两文钱,一趟就能赚五六十文,这钱确实不好赚。

    岛上的房子大都靠着涂滩,一是出海方便,二是从涂滩获取食物容易。岛上还有不少纯正的渔户,以渔船为家,一家人都住在船上,有时候陆地上有屋子的人会用米粮和鸡蛋之类的和渔户换取海产,一点点就能换到不少。

    大姨的家在另一头,据说那边全都是随军的军属,在本朝,有几个职业是世袭的,他们这样的叫做军户,这边就是军户聚集地,也是抗击海外敌人的第一线。

    大姨夫已经升职成军官,下头两个表哥也都是当兵的,所以他们家的房子比较大也比较漂亮。整体是石头结构,单层,占地得有个两亩,每个表哥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院子,关上门就是一块小天地。

    大姨家有十几块地种粮食,山上还有山地种果树,船也有几条,在小岛上应该算得上富有了。那些没有房子和土地的渔户就是最好的佃户,他们可以在丰收之后获得一定的粮食,作为鱼饭的补充。

    这就是为什么姜贝妮说她姐家里是富贵人家。

    虽然有好些年没见,姐妹两的关系还是很好,她们姐妹很像,都是鹅蛋脸大眼睛高鼻梁,只是大姨看起来老得多,她皮肤黝黑,满脸晒后斑,还有明显的皱纹,简直要比姜贝妮大一辈。

    青川被安排到大表哥的院子,和大姨的大孙子一个屋。虽然是青川外甥,事实上也就小了两岁,身高和青川没差多少,大概是蛋白质和钙没少补充,太阳又晒得多的关系。

    这个大外甥对青川在陆地上的生活很好奇,第一个晚上基本在你问我答中度过。

    第二日,大外甥去上学了。岛上有个对军官子女免费的小学堂,里面全是军官的后代,并不教授太多四书五经,更多就是识字的作用。但这样也很让人羡慕了,如今读书多贵啊,一般人家根本没有这个机会。

    姜家人要帮着一块儿操持婚事,小蝶有同龄的外甥女陪着玩耍,青川一人无所事事。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南瓜子和冬瓜糖给小妹和大外甥女,准备着自己出门溜达溜达。

    小蝶已经习惯了她二哥跟个多宝袋一样时不时从口袋里掏出一堆好吃的,连哪里来的都懒得问,吃就是了。

    姜贝妮见他往外跑,也只是说了一声,“别走远了。”

    七岁的孩子,就算是半个大人了,何况这又是比较封闭的小岛,唯一要当心的就是失手滑进水里,可是青川水性也不错,所以姜贝妮不怎么担心。

    岛上人口不多,走了半天看不到半个人影,青川想了想,晃晃悠悠的准备去另一边的渔户聚集地瞧一瞧。

    渔户聚居地是在涂滩后面的一片礁石上,那有一块天然形成的月牙形港湾,很多渔船就停泊在此。他可以看到渔船上有渔娘在交谈或者做饭,孩子有些在船上有些在海里,都是黑条条的。

    其实这边渔民说的方言和他说的方言已经有一些口音上的不同,但是连比划带猜的,也能交流。

    青川看到来了一些人,都是附近条件比较好的人家,或者是游商,他们手里有一些粗粮,一些小商品,还有对渔民来说十分珍贵的棉麻布料。这些东西对没有土地的渔户来说是难得的,一拿出来就很受欢迎。

    几个渔户的孩子一下从船上跳下来,凑过去看。青川也很好奇,挤到人群里。想看看这个时代这样的海岛,是怎么以物换物的。

    原本交谈和谐的妇人纷纷从自家船里拿了东西过来,她们拿的大都是自家晒的鱼获。鱼干是最多的,但来换物的人其实不大需要鱼干,除了其中相对珍贵一些的鳗鱼干,别的鱼干都没要。

    然后还有紫菜、海带等可食用海藻,以及虾米、虾干、鱿鱼干、干贝、牡蛎干等干海货,以及渔民自己晒的海盐。

    很快,游商背篓里的大部分东西都被换走了,除了部分布料。他拿出的布料多是粗糙的亚麻土布,不成匹,都是一块一块。也有几块细腻的棉布,十分平整细滑,且是染色布料。

    有鲜艳的朱红色,有温润的姜黄色,有可爱的粉红,还有稳重的枣红。男士也有,灰色、灰蓝色、浅蓝色、青色等等。有些布料的颜色染得不好,深浅不一,在县城里肯定是做瑕疵品处理。

    渔娘们看着那些染色布料的眼睛都在发光,可是无论她们拿了什么东西,游商都摇头。直到有一个妇人十分不舍的打开一个小袋子。

    那是一堆珍珠,却是凹凸不平做不了高档首饰的残次品,一般只能卖给药店磨成珍珠粉。

    游商点点头,收下珍珠,让她选一个颜色。

    女人大喜,很仔细的选了一会儿,这个喜欢,那个也喜欢,各个都舍不得,可是最后还是选了一块灰色布料。这是一款比较厚实的棉布,抖开之后有桌布大小。

    游商本来要剪掉一部分,被眼尖的女人发现了正中心一小块虫蛀的洞,被抓住把柄。最后,这一整块布都给了对方,女人一看一整块布料都给了她,大喜过望,抱着布料就跑了。

    其余妇人顿时受到启发,纷纷把船里头藏着的她们觉得可能值钱的东西拿过来交换。

    残次品珍珠、小砗磲、小红珊瑚、小玳瑁,大家都不是傻子,珍珠之类值钱的会收起来放着关键时候去陆地上换钱,和游商交换的都是换不到多少钱但又比鱼获值钱的东西。

    这些东西虽然叫做小某某,个头却很不小,比如那个砗磲,有一个脸盆那么大,一块布就能换到那么多,已经超值了。

    游商带来的布匹不多,一会儿也就换完了。他一走,围着他的妇女也就散开,只有几个踮着脚还在好奇的孩子们。

    “你是谁?我怎么没见过你?”一个孩子看着混进他们之中的青川。太显眼了,一身没有补丁的漂亮衣服,白白净净,笑起来软软的,跟个女孩子一样。

    几个男孩子把他围起来,上下打量。

    其实青川没有听这个孩子在说什么,他只是好奇地看着角落一块灰白物体。那东西……

    青川不确定,他走过去,拿起夹在礁石里的这个东西,大概两个成人拳头那么大,轻飘飘的,像是塑料,摸上去像是蜡,闻一闻有股很淡的腥味儿。

    龙涎香?

    不会吧?

    这次可不是作弊了,他是真的天降横财了?

    青川恍恍惚惚把龙涎香塞进袖子里,转头才发现那些渔户家的孩子不知道围着他在说什么,神情有点凶。青川看了看自己小胳膊腿,转身跑了。

    回到大姨家,他默默把东西塞进了自己的小包裹,并且谁也没有说,照常闲逛。

    很快,在岛上的两日三夜就过去了,到了回家的时候。

    姜贝妮两姐妹在岸边依依不舍地道别,此次一别,不知道多久才会再次见面。这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姐妹们出嫁之后再见面就难了,所以大家都很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时光。

    何家人坐船回到陆地上,告别了姜家人,拿着大姨给的回礼慢慢往家里走。

    青川盘算此行收获,越算越是开心,尤其想到那个龙涎香,几乎要快乐得跳起舞来。小蝶也是收获颇丰,她得了不少用贝壳珠子制作的首饰品,亮晶晶的,极为漂亮。姜贝妮有些想家了,她的脚步越来越快,一点不觉得疲惫。

    “栓子媳妇,你可回来啦,你家里头来人了。”

    “京城来的大人物哩。”

    “你可快些吧。”

    才到村口,那大榕树下围坐着的妇人就七嘴八舌的开口了。

    京城来的大人物?姜贝妮一脸疑惑,他们一家子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怎么会有京城来的大人物找他们?但既然大家都这么说,肯定不是捉弄她,姜贝妮便又加快了脚步,一手一个孩子,身上还背着东西,几乎是慢跑着。

    “他爹,我回来了——”院子大门开着,姜贝妮还是喊了一声。她拉着孩子走进来,直接就愣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 ̄︶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