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痴人说梦:成汉灭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关于第24章故事简介:成汉皇帝李寿体弱多病,在其晚年,效法中原王朝,大兴土木,广建宫室,其子李势继位后,有过之无不及,民生疲弊,成汉国力衰微,东晋大将桓温力排众议率军直取成都,攻灭立国43年的成汉政权,东晋王朝恢复了对蜀地的控制。桓温也声明鹊起。

    对于东晋王朝来说,桓温成功的攻灭成汉政权,使得本来属于比较弱小的桓氏家族权势名望得到了极大的增长,成为了东晋王朝中声名显赫的世家大族,为以后桓温乱政和桓玄篡位种下了祸根,但是作为彻底以士族地主阶级为统治阶级的东晋王朝来说,没有桓氏家族的祸乱朝纲,也会有别的世家大族攻击皇权,桓温攻灭成汉,好歹也算是东晋王朝的北伐事业的一个重大突破。

    而且,从成汉立国43年,桓温兵出险招,能够看到,蜀地的富饶安逸和易守难攻,如果李寿,李势父子二人能够励精图治,可能成汉政权还会偏安蜀地而苟延残喘更多一些年头,但可惜的是,已经汉化程度极高的的氐人和我国历史上其他封建王朝一样,其后世统治者不知道先祖创业的艰难,不顾国内的各种矛盾叠生,只贪图享乐,最终被大国所吞灭。这也是偏安地方上的小藩国常有的命运。借着成汉政权的灭亡,接下来说一说在我国历史上偏安蜀地的小政权的那些事情。

    偏安蜀地的小政权里,立国最早,名气最大的,那就是三国时期的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了。因为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数百年来的广泛传播。三国时期的故事可谓是妇孺尽知,人人口熟能详。尤其是蜀汉先主刘备和丞相诸葛亮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实际上蜀汉政权终究是一个偏安蜀地的小王国,三国时期也是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由贵族地主阶级向士族地主阶级转型的过渡期。真正掌控整个历史脉络的应该是中原地区的曹魏政权。先不说蜀汉内部的各种矛盾如何繁杂,仅仅是占据中原地区的曹魏政权,其整体实力远超蜀地,因为中原王朝的统治阶级需要彻底的成为士族地主阶级,所以在赤壁大战之后,天下三分之势已成,曹魏政权内部也是暗流涌动,出身寒门庶族的曹操对世家大族的压制不遗余力,所以中原王朝根本无暇顾忌地方上的蜀汉政权和东吴政权,但是历经多年世家大族与统治者的斗争,最终以司马家族为代表的士族地主阶级掌握了中央政权之后,也就迈出了统一天下的脚步,蜀汉和东吴也自然无力对抗中央王朝,最终落得亡国命运也是必然。

    当蜀先主刘备去世之后,继位的蜀后主刘禅远比三国演义中的形象要强很多。刘禅应该是认识到了作为地方政权难以与中央政权抗衡,而且国中矛盾丛生,所以对于诸葛亮以攻为守的政策是并不赞同的。但是蜀汉的朝政大权,在白帝城托孤之际已经掌控在了诸葛亮手中。因

    为诸葛亮穷兵黩武,频频兵出祁山。即使在诸葛亮死之后,刘禅裁撤丞相职位,收回朝政大权,并且积极向蜀地的世家大族靠拢,其见曹魏内斗,又派姜维进攻曹魏十余次,终于使得蜀汉政权财源枯竭,百姓面有菜色。而中原王朝已经在高平陵政变中完成了统治阶级的转变,国力弱小的蜀汉被司马家族掌控的曹魏政权所灭掉,作为亡国之君,乐不思蜀的刘禅,其历史形象最终被定格在了昏君之列中。

    在蜀汉政权灭亡不到五十年,巴氐部族就又在蜀地建立了成汉政权,当东晋王朝在江南地区站稳脚跟,趁着成汉政权内乱不断之际,将其攻灭,也仅仅五十多年后,东晋蜀地守将谯纵又趁着东晋王朝内乱之际,再次割据蜀地,史称谯蜀,北方的后秦帝国和南方东晋王朝无不知道蜀地的重要性,对于谯蜀政权内部的各种势力有拉拢有打击,导致蜀地兵连战接,仅仅立国九年,谯蜀就被东晋大将刘裕攻灭,谯纵自缢而死。我认为谯蜀算不上一个割据政权,更像是军阀割据的情况,而且整个政权毫无稳定阶段,因为谯蜀政权存在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我也再此特别说一下。

    随着刘裕建立刘宋政权和北魏统一北方,南北朝开始,一直到隋唐时期,因为庶族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更加注重封建王朝的大一统形势,所以蜀地的再没有成为割据政权的机会,但是到了唐末的藩镇割据而演变出的五代十国时期,富饶而又险要的蜀地再次成为了割据政权的天堂,不过由于这一时期只是封建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