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四章 颍川大才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曹操一听,不由大喜。他知道颍川一带有个颍川书院,出过不少大贤。眼前的这两个人想必定是非同小可的书生。

    而韩爵可就不止是大喜那么简单了,他差点就把“我操,你们他妈就是荀彧和荀攸!?”这一句话爆出口了。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服毒自尽),年五十。获谥敬侯,后追赠太尉。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

    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荀攸(157年-214年),字公达,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侄,东汉末年谋士。

    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

    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途中去世。

    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仪》,今已佚。

    仅从这些比较有名的战绩和记载来看,就知道此二人是当世数一数二的谋士。更不用说他们在一些小战役上的发挥了,那定是用计用得虐杀对方咯~

    此时此刻,韩爵万分激动。他强忍住心中澎湃,对着眼前的二人施礼道:“末将韩爵,我身边这位正是我主曹州牧。多谢二位先生前来相助,还请往府中再详细谈论。”

    荀彧一听,却摆了摆手道:“哎,我们只不过是一介书生,哪里会什么出谋划策。此番前来,只是会一会老友戏志才罢了,却不料碰上了韩爵将军和曹州牧,真是三生有幸呀!”

    其实荀彧和荀攸先前就曾听说过韩爵的事迹,知道他是个英雄人物。今日一见,果然是个气宇轩昂的霸气小伙儿。

    看来传闻定然不假。

    此时,荀彧也附和道:“正是正是,敢问曹州牧和韩爵将军,戏志才在府上么?”

    如今兖州已经被黄巾贼围得水泄不通,曹操根本没有心情去管荀彧、荀攸和戏志才叙旧这些屁事,他现在只想知道有何良策破敌。不由当即说道:“二位先生,叙旧之事来日方长。只是兖州现在被黄巾贼重重包围,原来的兖州刺史刘岱也已经死了。如若曹某再不发兵,恐百姓就要受苦了!”

    见曹操对战事如此上心,又对百姓颇有些关心。这不禁让荀彧和荀攸有些敬佩,眼前这个叫曹操的人,好似和其他那些只知道喝酒作乐的将军不一样,这个人……嗯……

    可是,似荀彧这等有大才之人,最怕的就是没有可以一展所长的地方。现在是战事吃紧,曹操可能会听他的计划。要是在稳定发展的时候,如果曹操这家伙是个犟脾气,油盐不进。那他和荀攸恐怕又得另谋主公了。正所谓鸟择良木而栖,贤臣择名主而仕嘛。

    于是乎,荀彧决定再试探一下曹操。他收起了笑容,一脸严肃地对曹操说道:“敢问曹州牧,如果你击破了黄巾贼,一统兖州。日后你又有何打算?”

    这个时候,韩爵悄悄拉了一下曹操的衣袖,凑到他耳朵旁小声说道:“主公,若不是胸中有良策之人,定不会像这般笃定。他在这里和你谈笑风生,和你聊未来,定是现在已有破敌之策。只是他想知道你值得不值得他日后追随,主公啊,你可得好好回答他的问题。”

    曹操瞥了他一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