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朝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CP|W:250|H:396|A:C|U:
]]]

    鲁智深与林冲两个深知朝廷兵将的人将这原本不为下层普通人所知道的事情这么一说,顿时这分金大厅之上一片寂静,这时那坐在上首的周宇又开始说话了。

    且不说这周宇等人在梁山之上商议那晁盖来投的事情,在那大宋的心脏,东京汴梁的朝堂之上,一场关于剿匪的事宜正引起了那安坐天下许久的皇帝赵佶的注意。

    这一天皇帝赵佶朝议,有江南之地的表章已经传了过来,上面说的是由于那花石纲之事,这江南民心沸腾,多有不稳之式,多有乱民借口花石纲之事落草为寇,对抗官府,如今在江南一地,这草寇居然在青溪全歼两浙路常驻宋军五千人,击杀该路睦州兵马都监蔡遵,唯有颜坦只身一人逃脱。(在真的历史当中这一件事情是发生在方腊起义的时候,为了剧情的需要所以提前出来,还望各位行家不要见怪!)

    这赵佶看了表章,脸色大变,也不知是怒还是怕,这道表章一上,让自己满以为天下太平的景象完全破灭了,旁边御史自有那忠耿之人,立刻有了动作。

    这御史乃是赵挺之门下,这赵挺之本是当今的清流领袖,早就与那太师蔡京势成水火,势不两立,想那花石纲本就是蔡京所操控的,如今惹了大乱,怎么会放弃这么一个打击政敌的好手段,所以早就有了准备。

    那御史之前就得了赵挺之的告诫,看准机会就立刻跳了出来,大声奏道:

    “陛下,青溪一战,兵马都监五千余精锐出战,不想全军覆没,此为大罪,若不降罪,只恐寒了天下臣民之心,蔡遵以死,这颜坦当为死罪,还请陛下立刻下旨捉拿颜坦!裁撤苏杭应奉局,停花石纲!”

    这御史话未了,那坐在宝座之上的赵佶的脸色就有一些微变,这捉拿颜坦是没有问题,现在正缺一个替罪羊,但是裁撤苏杭应奉局,停花石纲这是绝对不行的,而还没有等赵佶说话,就有一人跳将出来,大声喊道:

    “李御史此言差矣,虽是兵马都监统帅兵马出征,但兵马都监终是知府的属官,此战之败,知府难辞其咎!要知道,如果不是那直府下令让其带兵出城,如果依城据守,恐怕还不会有此大败,况且兵马都监统率千余男儿,浴血奋战,虽不敌青溪贼人,亦不曾弱了我大宋官兵的名声,直至战死沙场,仅有一人生还,若因为这样的原因见责,还要降罪,那天下将领哪个还愿意统兵出战?”

    这人当真厉害,三言两语就将那两浙路睦州兵马都监的问题摘了一个一干二净,倒把他们的上司,那份属清流赵挺之一派的,睦州知府给绕了进去,同时将那花石纲的问题给彻底的忽略了。

    听这人,这么一说,那赵佶的脸上不由的露出一丝笑意,想那冯御史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他看见那赵佶的笑意知道不能在花石纲上再做计较,他便将头一扭,看了对方一眼,冷冷笑道:

    “刘大人是糊涂了,还是真不懂兵事?四千余悍卒,百余骑兵,居然让一伙江南草贼打得全军覆没,这可是江南的草寇,又不是北方蛮夷,难不成那伙草贼已经凶悍到连官兵都不是对手的程度不成?若天下的兵马都监都是这般模样,那有朝一日,外敌来攻,我大宋又该用什么样的人来抵挡?难道打了败仗,没有罪过,反倒有功了不成?”

    刘大人面色变了一变,嘴巴动了动,却没有说出什么话来,对方的话也实在是太尖锐了点,让他没有什么辩驳的接口,不过对睦州府有意见的人显然不止一个,早有人忍耐不得,又跳出来大声道:

    “便是兵马都监有罪,那睦州府就没有罪过吗?打了胜仗是州府指挥若定,打了败仗知府便半点关系都没有。若依着冯大人的话,怕是才寒了大宋将士的心罢。”

    众人抬头看去,面色都抽搐了一下,说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枢密使童贯。童贯这番话显然说到了武将的心里,在场的武将一个个都面露感激之色,都有还是枢密知道我们苦楚的感觉。

    童贯嘴角微露笑意,向众多武将微微点头。他心中算得明白,自己再怎么努力,也得不到文人的认可,如此这般,还不如和武将贴得近点呢。

    童贯他自己想的清楚,自己乃一宦官出身,无论怎样做,都不可能融入那清流之中,在那些清流的眼中不过就是一个下三滥的阉宦,还不如一心与那军官打交道算了。

    因为只要西北边军依然支持着自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