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赵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的,自号“教主道君皇帝”,的大宋如今的君主,崇宁皇帝赵佶。

    这赵佶将一篇字写完之后,那大内的总管杨戬,也就是站在高俅身旁这人,立刻走上前去,来到那赵佶的身边轻声说道:

    “官家,高大人来了!”

    那赵佶一听这才将审视自己作品的头抬起来,看了看在远处的高俅笑着说道:

    “高俅你来了,过来看看朕这一幅字写的怎么样?”

    那高俅一听,赶忙走上前来,边走还边笑着说道:

    “官家又在取笑微臣了,官家是知道的微臣不过是一个混混出身,拢共才没有念过几年的书,怎么敢在官家这大宋第一书画圣手面前来品评文字!”

    这赵佶笑骂道:

    “你这滑头,别人不清楚,难道朕还不清楚你的底细,你文章抄写的功夫,就是那苏轼苏子谵都佩服的,要不然怎么会把你推荐到王驸马手上,到后来你又怎会到朕端王府,好了不用再装了,你随意品评便是,若是说错了朕定不会怪你的!”

    听得赵佶这么一说,那高俅才慢慢的挪到这丈八条案的一侧,然后仔细观看起,平铺在那条案上的,由赵佶新写的一幅字来,其实先不用看字,那高俅就知道这幅字是绝对是错不了,这官家号称书画圣手,如果自己写的不满意的话,是不会让别人看的,再说这书写的工具,这纸高俅手指在所书的纸面上轻轻的一划,然后扫了一眼那纸左下脚的暗记,就知道这是澄心堂纸,而且是南唐皇宫的旧藏。

    这澄心堂纸据说是李后主嫌蜀笺不能长期保存,后来南唐的纸工,按照李后主的意图,造出了这种澄心堂纸。这澄心堂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滑,冠于一时自首至尾,匀薄如一被李后主定为南唐供品,虽然现在仍有产出,但世人仍认为只有李后主在位时期所产的澄心堂纸为最佳,高俅最早一次看见,那还是在王驸马府上当差时看见的,据说是当年蜀国公主带来的陪嫁,拢共才一刀,那王驸马十分爱惜,一直不舍得用,保存至今,当日还是自己为王驸马整理库房时,才的王驸马允许,才看了一眼。

    接着那高俅又扫了一眼那放在一旁的砚台,只见是一方端砚,这端砚乃是天下名砚之一,自唐时就有产出,而自己被封为端王的官家成了大宋之主之后,这端砚就被称为天下第一砚,这一旁的砚台是一方鱼脑冻端砚,质地高洁,石质特别细腻,确如“小儿肌肤”那么嫩滑。鱼脑冻是端溪砚石中质地最细腻、最幼嫩、最纯净之处,其色泽是白中有黄而略带青,“如澄潭月漾者”,是“水肪之所凝也”,即所谓“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这方砚的有鱼脑冻那部份完整地保留在墨堂之中,外围有胭脂火捺“包围”着,其色泽鲜艳,紫中带红。砚侧用隶书刻有十四字铭文:“青牛粗解耕耘债,啃草坡头卧斜阳。”

    高俅一看到这十四字铭文不由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道:“竟是此砚!”原来是在唐末时这端砚出了三方极品,乃是一石三砚,每一方的砚堂在浸水之后都会出现一只动物之形,为大自然的天然造化,世上奇观。这三方砚中,一方所现似猴,为千金猴王砚;一方所现如鹤,为鹤砚;一方所现像卧牛,为青牛砚。并称为“白鹤啄松,青牛眠草;瓜迭垂实,猕猴捧桃”。这三方砚台都被唐王室收入宫中,由于那唐王室自称是老子之后,所以这青牛砚为三砚之首,不过唐亡之后,那三砚就流失不见,没有想到今天却又在这里看见了,据说只要在这去青牛砚的砚堂之中滴入清水,就会显现出一头青牛卧在一片青草中形象,当真是好宝贝。

    顺道的高俅又看了看在青牛砚砚堂之中残存下来的少许墨汁,只见其色泽漆黑油亮,如汁如膏,在青牛砚的砚堂正中聚集成一个扁平中凸的墨团,随着那阳光的照射,那墨团里不时反射出丝丝的紫光,而在砚台的旁边还放着小半段残墨,那残墨其坚如玉,其纹如犀,磨墨的那头,还被磨出一道刃口,看样子还十分的锋利,在残墨上还留有一个残缺的印记,高俅依稀可见是一个纂书的李字,看到这个李字高俅心中一动,忙用力吸了吸这墨汁的味道,其味清香宜人,提神醒脑,似兰似麝,这就不会错了,高俅心中认定这就是李廷珪墨。

    看到这一切,那高俅不禁心中感叹这皇家的气派,这李廷珪乃是家传制墨之术,李家造墨松烟轻、胶质好、调料匀、锤捣细,据说存放五六十年后,仍“其坚如玉,其纹如犀”。李廷珪造墨技术尤高。所造墨“其坚利可削木”,抄写《华严经》一部半,才研磨下去一寸,存放数百年,研磨时尚有“龙脑气”。世人称之为“天下第一品”,那南唐李后主更是因为这李廷珪造墨之术,赐他国姓李,所以才称之为李廷珪。

    自本朝太祖时起,就有法令,以后皇帝诏书都用廷珪墨。每年徽州要向朝廷进贡一千斤墨,但皇帝所书诏书用墨不过是用李家沿袭那李廷珪造墨之术所制之墨,所以称之为廷珪墨,而李廷珪亲手所制之墨则被称为李廷珪墨,如今这市面上廷珪墨已经难寻,在庆历年间一锭就要钱一万,可更别说这李廷珪亲手所制之李廷珪墨了,世人皆有言“黄金可得,李廷珪之墨不可得。”当年大苏学士得了比自己眼前长个半分的一段李廷珪墨,就乐了好几天,还赏了自己等几个在旁边伺候的半个月工钱,还用这墨试着写了一个墨字,查看墨色,结果还自己心痛的不得了,可是跟咱们这位官家比起来,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起点中文网www.qidi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未完待续)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