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到张宏举荐之前,尚书左仆射张说乃是凤台中一位碌碌无为抑郁不得志的小小官员,他这前半生仕途可谓是坎坷异常。可其实,张说此人无论是才能亦或是文才都早已享誉了长安城,他那前半生的坎坷倒也只是因为少年得志的他锋芒太锐,这才导致后来始终得不到重用。而在后来投靠了平王门下之后,因为平王此人善用善识,也终于给了张说一展宏图的机遇。他在就任尚书省左仆射的这一年多里,甚至便连皇帝陛下也对他的才能颇为赞赏。
便像此时,当张说趁赵王殿下不曾早朝而悍然重提东宫一事之后,面对着赵王殿下,太平公主殿下那一系官员的激烈反弹,张说也终算是彻彻底底展露了他令人钦叹的不俗才华。即便他所面对的官员包括御史大夫窦怀贞,工部尚书萧至忠等那些不折不扣的大权臣,可他依然谈吐优雅从容不迫。
素来乃有当世大唐第一文人的张说便就在这金殿之上,站在那过道的最中,微笑而看着赵王殿下手下的那些官员,他并没有刻意的去反驳那些官员所指出的言论,只是牢牢的守着平王李隆基的那些大功劳,一味的褒赞着李隆基,却只口不提赵王李隆业。他并没有刻意的去贬低赵王殿下,显示着平王的大胸襟;也不曾理会萧至忠等人在人数,实力上的绝对优势,只是以始终微笑从容的神情,显示着平王殿下的大魄力。
这张说,即便连中书令陆象先也不得不暗自赞赏着,单单就这东宫一事,陆象先很清晰的在数着,他旁征引博几乎是涉及了历朝历代所有的最具典型的大观点大学说。
一时间内,这金殿内竟然反常的出现了眼下这一幕,以张说一人之力居然雄辩赵王殿下那一系许多官员而丝毫不落下风!
压力有多大反弹便有多大。在面临着张说如此雄辩之才,约莫一柱香的时辰之后,太平公主那一系的官员也终于不敢再有半分迟疑,他们这些人当然也清楚的知道无论如何赵王殿下都不能败。
因此,吏部尚书岑羲便在工部尚书萧至忠退下之后,坦然微笑而上前了一步。不得不说,在赵王殿下以及太平公主殿下那一系的官员中,论才华论才能实在没有几个人可及得上张说此人,他们那些官员大都擅长的乃是投机取利,阿谀逢迎。而这其中最为不凡的却也绝对是岑羲,这个从来都是公主府第一清客的吏部尚书实在有着不输张说的才学文华。
代表着平王李隆基的张说,代表着赵王殿下那一系的岑羲最终便角逐在这金殿之上。其实这时朝上的所有官员也都将注意力放在了他二人身上,而有些大不敬的忽略了皇帝陛下。
都是一样的学富五车,都是一样的胸有韬略,这二人的雄辩争论必然会是一场石破惊天的大较量。
眼看着张说踏前了一步,岑羲随之微笑迎上,这殿中也一时沉寂异常。
…
…
作为新入朝的一个新人,张宏当然没有插口的资格,他便站在这大殿最后,抱着期待的心态的微微打量着殿中的这两位大人物。他没有兴趣去理会谁会输谁会赢,也没有兴趣去理会若是张说败了,那平王李隆基究竟会面临着怎样的反弹。
他在看着平王殿下,望着那位此时已然神色如常不言不语的一代帝王,心想着他此时倒还镇定得下来,难道他不担心张说会败?而若是张说真真是辩不过这岑羲,那他这位王爷又该如何自处?
压力有多大,反弹便有多剧烈,张宏很相信若是张说败了下来,那平王也必然会失去许多在朝说话的权利。这一点,想来平王肯定也知道,所以张宏倒也依旧是在等着,等着平王李隆基的压轴后手。
后手。想到这点张宏便忍不住看了眼中书令陆象先,从朝廷局势来看,平王殿下可用的人似乎再没有旁人,而若是张说真的败了,那可能会站出来力撑平王的似乎便也只有皇帝陛下的人,因为张宏一直都知道,皇帝陛下是心属东宫太子为李隆基的。所以为了保证李隆基立于不败之地,那似乎只有皇帝陛下亲自出手,由陆象先这位中书令鼎定大局了。
这个念头在张宏脑中显现便让他忍不住开始分析这个可能性了,他在想平王先前那一句自信非常的言语,忽然猜测着,难道李隆基之所以有把握入主东宫,便就是因为皇帝陛下最终的定论?
可这似乎不太可能,皇帝陛下的身份太敏感,他不能直接出手,若是他出了手,那便也代表着太平公主殿下也可以光明正大的站出来支持赵王殿下了,如此一来,局势只怕势必会更加的复杂。
平王李隆基,究竟还有着怎样的底牌?
张宏根本猜不出半分,他此时望着那一位隐隐含笑,坦然站在那处的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