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街对面就是电动车一厂。
万帆结了账就带着张欣三人,走进了电动车一厂的大门。
“你是怎么想起做电动车的?最开始就做它吗?”
张欣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记者,以记者的角度向万帆提问。
“哪有的事,一开始就做电动车我哪来的钱?我最开始是做电子打火机和节能网的,靠这两样东西有了一些原始积累,才开始做别的。”
“一开始就是在这里做吗?”
万帆摇摇头:“两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到处都能看到石头的荒地,我最初就是在我家里干的,等待会儿我带你们去我家你就看到了。”
现在的电动车一厂,里面生产的全部是第二代电动自行车,仅仅保留了极少部分别利的一代电动自行车。
“这就是我两年前生产的第一代电动自行车,是不是非常的简陋?”
“这不就是一辆二零自行车吗?”一个女诗人说。
“它就是一辆普通的二零自行车,我们给它加了电控电池和电机,它就变成了一辆能自己跑的电动自行车。”
张欣和她两个朋友还饶有兴致的试骑了一下电动自行车。
“我们那里也有卖你的电动自行车,那时候真没想到这些电动自行车是你生产出来的。”
“你在南湖省什么地方住?”
“竹洲!”
“竹洲四周是不是也有一些城市?我记得你们省造鞭炮的那几个市是不是就在你们周边?”
“你是说浏阳和醴陵?离我们不远也就四五百里地。”
南湖省南边是桂粤两省,右边是赣左边是贵,在南方算是地处中心的省份。
想不到自己的电动自行车都卖到那里去了。
“你们这里的工人一个月能挣多少钱的工资?”
“五百元吧!”
这个指标也是才达到的,这个月千帆实业员工的月平均工资就达到了这个数值。
“五百元听着好像不少,但其实也不算多,我们南方现在很多企业工资都六七百元了,还有一些单位的工资都过千元了。”
“地域工种不同,工资的标准自然也不同,人家那些玩金融的千元工资都是底的,这个咱们比不了。”
“那你企业里现在有多少工人?”
千分实业现在具体有多少工人,某人还真说不出来。
他只是知道个大概的数字,在三千到四千之间。
“三四千人吧。”
“这么多!”
诗人就是喜欢大惊小怪的,三四千人也值得发出一声惊呼吗?
万帆陪着三个女人在电动车市场转悠了一个多小时。
从电动车厂里出来又陪着他们在商业街,转悠了将近一个小时。
她们一致认为,商业街里的东西非常便宜,尤其是蔬菜水果比京城可是便宜太多了。
其中一个脑袋进水的女诗人竟然突发奇想,回去的时候说要买些蔬菜带回去。
等你把蔬菜带到京城估计就成草了。
这个时候已经快到下午三点了,万帆就带她们向万家院子走去。
“张欣!你们竹洲那里的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