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空一钵云千里,何处春风不是家。
广印禅师在永兴寺住了五年,一旦经离开永兴寺了,要离开日夜不离的方丈“安乐松轩”了,自然有股离情别绪涌在心头。“此去独怜方丈月,照人不见下西楼”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诗中。但他又用“眼空一钵云千里,何处春风不是家”来安慰自己。真是“一半勾留是西溪”呀!
陈允忠有永兴寺安乐松轩一诗:
半榻松轩半鹤眠,浪疑人在蔚蓝天。
风林不秘声间法,瓶水瓶花袅箓烟。
民国的庄绍周的安乐松轩诗曰:
冯公梅树已无迹,安乐松轩尚有椽。
兴废存亡都一瞬,如来妙谛个中传。
永兴寺建于唐代,到了民国时期,自然是成了古迹了。冯梦祯手植的梅树已经没有了,安乐松轩也仅存几根木椽而已。存亡兴废,转眼之间的事。有如经文中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济公桥,据说是济公垒石而成。每逢夏秋之际,常有水患。其他桥均为洪水冲跨,惟有此桥,安然无恙。百姓称之为“安乐桥”清僧大善有安乐山桥诗:
仙书流水白云外,石垒桥题安乐名。
散圣谶留文武穴,颠僧话堕古今明。
煮蛳复活火无性,虚架难摇水有情。
几历龙湫瀑布吼,岿然不动若初成。
安乐桥下溪中之断尾螺的传说有两种:一是当时村民将食螺,已断尾,济公见了,乞求他们别吃,把它们放回到溪水里,这些断尾螺都活了;二是传说济公前去拜访铁牛印禅师。铁牛印禅师问他:“你来这里是想息心歇脚吗?”济公说:“本来就没有心,歇个什么心!”铁牛印禅师说:“如此甚好!”便命沙弥沽了酒,炒了螺,煮了蛤来招待他。济公喝酒喝得微醉,见有割蒂螺与炒焦的黄蛤,就用破衲包裹起来,放到永兴寺前的溪水之中,结果这些螺与蛤与活了下来,被人称之为“圣迹”自此之后,永兴寺前的安乐桥下的溪水之中一直有无尾螺。
吴祖枚宋圣僧无尾螺诗曰:
记曾南宋遇神僧,名著西溪寺永兴。
咒自有灵咸被化,螺生无尾尚相仍。
岂徒说法参真谛,早应听禅彻上乘。
功德池中都畅遂,金莲古佛表燃灯。
民国庄绍周也有断尾螺一诗:
济公桥下异闻传,断尾螺含空碧泉。
死死生生原一域,不须成佛有机缘。
永兴寺后的安乐山上产“旗枪”茶。每逢产茶季节,山农焙茶,香飘十余里,行者闻香不忍离。陈如松安乐山茶诗曰:
金芽春透市逾讠华,安乐山前到处夸。
筐篓云屯书姓氏,经商蚁集入行家。
有泉不让中泠水,无种还推石缝茶。
何必杏村沽美酒,玉川风味自然嘉。
永兴寺历经千年,屡经兴废,于1958年圮毁,而今原址已成西湖高级中学了。古今万物,兴废更迭,本是平常事,然亦令人感慨系之,犹如清释大善禅师的永兴寺诗所说的一般:
溪上花开十里春,寺前车马往来频。
门迎流水环篱碧,迳转层林绕殿新。
断尾螺池留圣迹,绿英梅阁集佳宾。
当年闻有谈经叟,今日传衣得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