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风雅名士二公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明的不同景色。展现了“莹然而清,*(*:上“穴”字头下“目”字)然而邃”的西溪美景。其中西溪晓起、晓过福清禅院、宿永兴寺德公山楼、信宿溪上巢、西溪巢泉上作、游洞宵宫等篇,均为妍练幽隽、回甘味久的佳什。将其放在陶、谢、王、孟集中,几可乱真。吴瓯亭云蠖斋诗话:“性雅好游,所至拽剔名胜,揽葛攀藤,裴回吟赏,必兴尽而后已。集中西溪诸什,直抒胸臆,可当山经一卷读也。”

    乾隆壬申(1752年),樊榭死,葬西溪王家坞,地近交芦庵,即今之王家桥。墓荒,木主为其子妇所藏,嘉庆六年辛酉(1801年)四月六日,何春渚安于武林门外马塍里畔牙湾黄山谷祠。道光戊子(1828年)正月二十一日,小米公移奉交芦庵,后毁于浩劫。同治庚午(1870年),如冠九重修并重制木主供奉,姬人月上并焉。

    清陈文述写有厉樊榭墓一诗:

    西溪多古墓,著者樊榭翁。

    苕姬亦埋玉,芳魂翩惊鸿。

    苍藓满石碣,绣出山花红。

    全祖望墓碣铭:“娶某氏无子,以弟主子为之樊榭以求子故,累买妾而卒不育,最后得一妾,颇昵之,乃不安其室而去,遂以怏快失志死。是则词人不闻道之过也,且王适不难谩妇翁以博一妻,而樊榭至不能安其妾,则其才之短又可叹也。”一代奇才,其命运若此,令人扼腕!

    杭世俊系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出身贫寒,好学不倦。王瞿序道古堂集曰:“堇浦于学无所不贯,所藏书拥榻积几,不下十万卷。堇浦枕藉其中,目睇手纂,几忘晷夕。”

    清乾隆元年(1736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曾受命参与校勘十三经、二十四史。杭世俊学问好,加之为人耿直,常直抒胸臆,便难免惹祸。乾隆特开“阳城马周科”试翰林院诸官,以取“直士”杭世俊信以为真,洋洋洒洒写了五千言,在时务策中说道:“意见不可先设,轸域不可太分,满洲才贤虽多,较之汉人,仅什之三四,天下巡抚,尚满汉参半,总督则汉人无一焉:何内满而外汉也?”乾隆读了他的时务策,气得大骂杭世俊“怀挟私心,敢于轻视(满洲)若此!”交部严办,结果竟然因此革职回乡。这件事在清朝历史上可以说上一件大事了,明清五百年——清代宫廷大事表专门有记载:

    乾隆八年(1743年癸亥)

    正月考选御史,杭世俊对策言满汉畛域不可太分,被革职。

    杭世俊解职归里之后,潜心于学问著述,与里中耆旧及方外之侣结成南屏诗社。与当地的小山堂赵氏、扬州小玲珑山馆马氏交游甚密,互相交流藏书之趣。杭世俊原先有道古堂藏书楼,但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了,因此,他又构建了“补史亭”他曾自作补史亭记述其原委:“杭子疏证北齐书既毕,越明年,乃补金史。先人庀屋,积有余材,营度后圃,规为小亭。窗楹疏远,高明有融,乃后先世所遗群籍凡有关中州文献者,悉置其处。广榻长几,手自雠温,间有开明,辄下签记。”

    清龚自珍的杭大宗逸事状有载:“大宗下笔为五千言,其一条云:‘我朝统一久矣,朝廷用人,宜泯满汉之见’是日旨交刑部,部议拟死乙酉岁纯皇帝(乾隆)南巡,大宗迎驾,召见,问:‘汝何以为活?’对曰:‘臣世俊开旧货摊。’上大笑,手书‘买卖破铜烂铁’六大字赐之。癸巳岁,纯皇帝南巡,大宗迎驾湖上,上顾左右曰:‘杭世俊尚未死么?’大宗返舍,是夕卒。”

    这段记载不知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可见得乾隆对杭世俊是何等的仇视!本来,他已归于乡野,撰述度日,不问政事。谁知乾隆帝的一句“杭世俊尚未死么”竟结束了他的一生。书生命运,脆薄如此!

    西溪有了厉鹗、杭世俊两位名士的祠堂而享誉久远。如能恢复西溪的交芦庵,恢复交芦庵旁的“厉、鹗二公祠”则不啻是西溪之幸,亦是杭州之幸!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