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这就导致药价飞速上涨,人们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医药市场看似是市场化了,而实则是权力化、垄断化了。文学同样如此,看似每个书家的作品都是明码标价,都是在平等地进入市场,而实际上所谓的文学市场根本就只存在于一些“权贵文学家”身上。但是文学市场与医疗市场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医疗改革导致了药价的猛涨,而文学的权力垄断却导致了大部分作家文学价格的低迷。这种低迷无论对文学创作者、文学消费者还是对文学家来说都不是好事,因为文学价格的低迷无论怎样都会在客观上打击文学创作者、文学消费者和出版社的心态。所以很多人只对文学作品感兴趣,而不对文学市场感兴趣。从历次的拍卖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占据拍卖会大部分比例的都是绘画,而文学则寥寥无几,而且即使是有文学作品,也以古代和近现代的为主,而当代的则几乎没有。为什么?一是因为出版社和买家对当代文学的整体创作水平失去信心,他们根本不相信当代会有真正优秀的文学家,二是因为他们对当代文学的以权力为主导的发展格局相当不满,即使是那些文章价很高的文学家,他们也不信任。连实力派文学家的作品都难以进入拍场,就更别说普通文学家了。
文坛潜规则主要是围绕文联及其权力争夺而展开的。应该说,文联作为一个引领中国文学发展的半官方半民间性机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然而,在文坛利益格局日趋明显的情况下,文联的体制化、官僚化、权力化和利益化倾向就越来越明显了,而且越来越成为了为各种权势者和利益集团进行文学价格代理和利益寻租的工具,它隐型地提升了一部分文学家的文学地位,而降低了另一部分文学家的文学地位。作为领导中国文学事业的组织机构,中国文学家协会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当今的文学事业是不是兴旺了?文学创作水平是不是提高了?文学学术研究是不是进步了?文学市场是不是繁荣了?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文学市场的繁荣与否与文联无关,其实在我看来是没有正相关关系,而有反相关关系,当今文学市场的低迷与文联的官僚化、权力化变质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文联的某些权力干扰,那么一个完善繁荣的文学市场是完全可以自发形成的。封建社会并没有现在的文学家协会、作家协会,而只有一些民间性的文学、文学团体和组织,这些民间性的团体和组织,除了明代的复社之外,几乎都不带有政治性和利益性。而古代在没有文联的条件下,同样取得了文学一代又一代的辉煌,这完全靠的是一种自发的民间性生长机制。
为什么当代中国有那么多原本不是搞文学的人都陆陆续续地加入到了文联及书家的行列?就是因为这批人尝到了文学的甜头,尝到了凭借自身地位和权力而获得文学权利与地位资源的甜头,重要的不在于字写得如何,而是只要能拿得起毛笔、会作几首打油诗就行了。若能混个理事或主席当当,那身价立马飞涨。这就像玩股票一样,普通股民是“望股兴叹”对股市已基本不抱有什么希望,然而具有特殊身份与显赫地位的人却能从中大尝甜头。正所谓:八百万股民望股兴叹,胜出者惟二三人而已。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那个傲视群雄的人真是个英雄,而实际上他们根本就没有看到这背后所隐藏的股市“潜规则”股市缩水与文学市场低迷是一回事,而缩水与低迷的原因也大同小异,都是因为这背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而这只看不见的手不是市场,而是权力。中国文学要获得健康发展,就必须打破这种权力垄断的“潜规则”的存在,还社团于民间,还文学于民间。文学如果不还于民间,那么中国文学必然走向畸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