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章让利于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四十九章让利于民

    一转眼之间,就放寒假了。本来按原计划一放假李远方就回家的,但因为赵风父亲被打的事情在经过一段时间调查后要开庭审理、追究那个姓张的乡政法委副书记的刑事责任,赵父是个老实的农民,加上伤病还没有完全恢复,赵风这个做儿子的当然要回家去帮助处理。因此,王梦遥一时半会走不了,行程就耽误了下来。

    李远方自己也有些事情,首先是和孔教授合作的科研项目,有些细节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商讨,再说还要编一个综合测试软件,必须留上几天。另外,接受了陈新华和钱丰的建议,他已经决定明年三四月份在望河县投资办一个土特产品加工厂,有些前期的工作,也需要在放寒假后的前几天集中精力做一下的。

    放假后的第二天,他就去了望河县,顺便把赵风带回去,两个记者,当然也跟着去进行后续采访了。

    自从李远方事件以后,望河县的许多干部纷纷落马,其中包括好几个县级干部,所以虽然表面上对李远方保持了应有的尊重,甚至于比上一次更加客气,但从内心里来讲,望河县的这些大小官员对李远方还是非常感冒的。所以当李远方刚到望河县的时候,李远方就感觉出了这种敬而远之的味道。但当他们知道李远方这次是打算来望河县投资办企业的时候,对李远方的态度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

    尽管李远方没有同意县里提出的合作办厂的方案,采取的是独资形式,而且像李远方这样的人,他们也不可能像对待别的老板一样有办法揩点油。但不管怎么说,这将会大大增加地方上的全民生产总值,从政绩上讲还是从别的方面来讲,对他们都是非常有利的,所以给予了李远方最高姿态的合作。

    县委书记因为刚调到望河县没有多久,只在县常委会上作了个检查完事,没有被这次的事件所波及。县长负有领导责任,受到了处分,目前到省里的读书班学习深造去了。而杜玉明,可能是因为在这个事件的处理中有突出表现,接替了被处理的那个副书记,管起了全面工作,连组织部长都兼任着,成为县里当然的第三把手。因为他和李远方比较熟悉,而且又主管经济建设,所以就由他负责全程陪同李远方。

    在杜玉明的帮助下,李远方调查了望河县土特产品的现有产量和周边地区的情况,确定了生产规模。然后找到了一些熟悉使用传统工艺对土特产品进行深加工的技术人员,在生产技术方面心中也有了底。中低层的管理人员,李远方打算就让去年和赵风一起退伍的那批复员兵来担当,毕竟经过部队锻炼后,各种能力比普通的老百姓要强一点,而且组织纪律性好一些,又都是本地人,方便和从本地招的工人以及提供原材料的农民沟通。至于厂址,选择在县城附近的一块山坡地上,不占用耕地和林地,而且交通和水电之类的都比较方便。

    计划中是打国际牌的,在卫生和包装等方面的标准当然要高一些,所以厂房及高压蒸煮设备和真空包装设备等各种设施的投资是必不可少的。但因为基本上采用传统工艺,所以除了需要占的地盘比较大以外,各方面的投资还是远远少于李远方原先的估计,大概只要不到一千五百万就可以了。

    觉得自己到时候还有些多余的钱,李远方就考虑起怎么提高当地老百姓开展他所需要的特色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他打算等到项目启动的同时,就提前给当地老百姓预付一定的款项来订购他们即将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首先是当地老百姓比较穷,如果要他们自己投资进行扩大再生产,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到时因为当地的农产品产量不够而需要向外县甚至外市收购的话,必然会增加运输成本,对生产的成本也会产生影响。而在本县,老百姓赶着毛驴车就把东西送来了,根本不用去考虑什么运输成本的事。如果再加上一些人哄抬物价,影响就更大了。所以不管怎么说,都没有在当地解决原材料更合适。其次,刚开春就订购老百姓的农副产品,产品的价格是提前讲好的,以后原材料价格就不会再受到什么影响,对生产计划的制定和生产规模的控制也非常有利。第三,老百姓拿到钱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青黄不接的一时之难,这才是李远方最希望达到的目的。

    把所有的情况都考察得差不多,而且将大致的方案确定下来后,李远方和望河县政府签订了投资和合作的意向书。在此期间,有一个小插曲。按照省里市里和本县的政策,对李远方这样外地来投资的,有很多的优惠条件。根据这些政策,李远方可以在三年内不交任何的税费,三年之后还有两年的减免政策。当杜玉明代表县里向李远方表功似地提起这些政策的时候,李远方却出乎他们所有的人意料,拒绝了所有的减免政策,只要求当地政府在这个企业的建设和生产中给予必要的行政上的支持就行了。

    通过钱丰的话和后来到望河县后的实际了解,李远方清楚了在他这个工厂投产后,产值将占到整个望河县全民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或者更多,如果这么大的一个企业不给当地政府交一分钱,尽管进厂上班的工人和部分农民增加了一些收入,但对当地财政收入产生的影响很小。财政收入是来干什么的,就是用来发展基础建设的,如果望河县的财政收入总是在低水平徘徊,光靠上面的拨款,根本就搞不了多少基础建设。公路和水电等等的基础建设上不去,整个望河县的经济就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速度,那样的话,望河县的老百姓还是要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苦日子。李远方算了一下,如果他这个企业能够正常经营的话,按照与当地企业相同甚至稍低一点的标准给望河县上交各种税费,望河县的财政收入就可以翻上一翻,这样以后,才可以真正达到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所以李远方对望河县的领导说,我该交多少还是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