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竹林出世(第2页)
上一章 | 目录 | 存标签 | 下一章 |
她却吞吞吐吐的说着猛然停了下来,显示出很为难的样子。下面话不言而喻,建财领悟了她的意思:在农村有旧迷信思想,认为刚生孩子的妇女未满月不能进别人家的门,会给人家带来晦气。
建财忙说:“哦,哦,我知道了。那末有没有闲置的小屋、偏屋吗?给我们暂住也行。”
“有,有,你们随我来看看行不行。”
建财夫妻俩随着进了院子。院子西边有间小屋是牛棚,还放了些杂物。因为长时间不住人,有些霉气和牛粪味,布满了蜘蛛网。
那妇女说:“只要把这些杂物搬出来就可以开单了,委屈你们,将就将就吗?”
建财说:“行,行,出外由外,还讲究什么条件?”
那妇女、老头和建财三人把那些杂物全部搬了出来,清理打扫了一下。抱来干稻草铺了张地铺,主人拿来被单,棉絮往上面一铺;老头拿来煤油灯、便桶、水瓶、洗面盆等。
“你们看,行不行?”
“可以,可以,多谢大嫂了。”
“不用谢,条件不好,请将就着吧。这里就是你们的家,吃喝我送来。苦一点不用怪,打完仗,当兵走了再回去。”
黄建财夫妻俩不住地道谢,为难之时能遇上这样好人算是走运的了。
那女的转身去了。她手脚十分麻利、快捷,一会儿端来饭菜,说:“请两位先充充饥吧,没有好招待,不能饿着肚皮呀?”
“谢谢,谢谢,给你添麻烦了。”谢过主人,夫妻俩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确实饿了,简单的饭菜吃得特别香。
过了一会儿女主人给女婴洗过澡,换了新衣,又端来黄连水和红糖汤,笑嘻嘻地说:“给小女孩初食人间烟火,先吃一口黄连水,愿小女儿先苦后甜,一生平安。”
“谢谢,谢谢。”王光勤夫妻俩不住道谢。
女婴尝到黄连水,苦,小嘴巴张着便哭,惹得大家嘻嘻地笑。她又喂糖水,嘴里念念有词:“第一口糖水喝了,愿女儿一生平平安安,茁壮成长;第二口糖水喝了,愿她一辈子甜甜蜜蜜,永远幸福;第三口糖水喝了,愿长大成人后找个如意郎君,白头皆老。”接连许了三愿。
“哎哟,托福,托福。谢谢大嫂的好意,谢谢。”听了一阵祝福祠,黄建财夫妻俩非常高兴、感激,喜笑颜开。
打那时起,一日三餐天天都由主人送过来,细心照顾,不厌其烦。
主人虽好,但牛棚毕竟是牛棚,晚上蚊子嗡嗡叫,一把掠过去能抓住几个。三人的身上尽是蚊虫块,特别婴儿,全身布满了红点点,小脸蛋红肿得像红萝卜;又因为潮湿而脏,三人身上长满了虱子,被絮上、棉袄上许多虱子,吃得胖胖的一饱血;与牛同舍,身上一股牛粪味,真见不得人。
在那里度日如年,整整挨了十多天。待到战争结束,风平浪静才回家。临走时建财要付些饭菜钱,主人执意不收,她说:“什么饭菜钱,这又不是饭店。我没有好招待,提起来丑死人了。如果不嫌穷,我们结为亲戚走走倒是好事。”
黄建财见她慈善、厚道,觉得此人交得。便说:“好,好,结门亲戚,结门亲戚。”
还是他妻子反应快,忙说:“那么,小丫头拜你为干妈吧?”
女主人高兴地说:“好,好,我就是缺少个女儿,有个干女儿走走再好不过了。”说罢她转身回屋去了,片刻拿来两块大洋,顺手在门的对联上撕下一片红纸包着塞进婴儿身上,说:“我给小宝贝一点贺礼,祝她茁壮成长,长命百岁!”
“不能收,不能收,在这里吃住多日,你分文不要,怎么又吃又带呢?”建财推辞不收。
“那是另外一回事,这个是我给小女孩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你把我这个干妈当铁公鸡,一毛不拔?”
女主人执意要给,黄建财推辞不了,便说:“谢谢孩子的干妈。孩子长大了一定来感谢你这个好心的干妈。”
“好,好,我们等待那一天的来到。”
双方道别。
这个晴朗的早晨,彩霞把每一座山头、每一片地面都抹上一层粉红的薄纱,温柔、美丽得令人瞠目。黄建财夫妇把这个宝贝女儿带回了朝思暮想的家。
回家后黄建财给女儿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黄蕾”,即将绽放的花蕾,多美丽呀!而他妻子却执意不从,说:“不好!不好!什么‘黄蕾,黄连’的?‘黄连’多苦吗?一辈子吃不完的苦!我叫他‘竹林’,竹林是她的出生地,值得纪念。梅兰菊竹四君子之一,叫起来既好听又有意义。”
黄建财没有听妻子的话,去祠堂里报户口时还是给女儿取名为黄蕾。而他妻子却一直唤他黄竹林。有时也调皮地叫她“咬脐丫”、“牛棚丫头”、“稻草虱子”等,这些都是她难忘的苦衷,深深地记在心坎里。
后来“黄蕾”、“黄竹林”很少有人叫,而“咬脐丫”这个奶名很快在村上传开了。到了十六七岁成了亭亭玉立的美女,人们仍然喊她“咬脐丫”。
她出生时的传奇故事也广为流传,成了一时的罕闻奇迹。
咬脐妈妈含辛茹苦地抚养着咬哜,咬脐也天性健康,茁壮成长。十多岁便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白里透红的皮肤显得很有光彩;一头乌黑而自然的卷发闪闪发亮;高高的鼻梁上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和黑葡萄样的眼珠十分有神;红红的嘴唇能说会道,笑起来两只酒窝,惹人喜欢;身材高挑,曲线柔美;热情爽朗,天真无邪。人称小精灵,十分可爱。
咬脐的爸爸一直在外面做小生意,经常不在家,小咬脐陪伴着妈妈,与妈妈相依为命。
她聪明伶俐,小嘴巴巧舌如簧,五岁就能和大人对答如流。她勤奋好学,遇事总要问个为什么?因此她很懂事。从小欢喜画画,母亲买支铅笔给她学画,只几天功夫,她画的花、草、狗、猫等就有点儿像。
母亲非常喜欢这个闺女,视她为掌上明珠。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baidubo.org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