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重庆,只要出门,你就会感叹于脚下的路的。这里是山城,坡陡沟深,虽没有蜀道之难,但通行之处,也是颇费周折和力气的。好多地方虽只有一步之
遥,说话亦如同面对面,但要走过去,那就要上梯下坎,手脚并用爬过数千级台阶,留下一身臭汗,绕道数里地了。而这里的交通工具更是五花八门,可以说聚齐了全国所有的通行方式。
张恨水先生曾在重庆是生活过,他对这里的出行也有过很多的笔墨,而且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多了一些草根生活的气息。
出门步行“上坡气喘喘,下坡打脚捍”自不必说,若觅代步,张老先生描述了滑竿与小轿,他是这样写的:
“轿竹制,窄长如篓,体重者,侧身入座,滑竿以竹篼运串之篾片,人可躬卧其上。向上则二足朝天,状至可晒;抬下人如半站,几可摔出与外。”
看来滑竿与小轿虽然节省了体力,可出尽了洋相,也受够了洋罪啊。
他还写过的一种便是人力车了。上坡“人力车夫身弓如落汤之虾,颅与车把,俯伏及地,轮如胶粘,作蜗牛之移动。”下坡“高提车把于肩,全车斗上仰,客则卧而行,几可摔出车外。”地形稍为平坦,车夫便扶把缓步,而车中乘客则“头足齐仰,势同元宝”
最后,张老先生感慨地说:“古语有之,安步代车,而重庆谓为安步胜车焉。”
由此看来,旧时重庆的出行是多么的艰难了,现在的重庆可以说是水陆空立体交叉式的交通了,航道、索道、隧道、立交桥、跨江桥、轻轨、扶梯等,不但极大地改善和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且还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衍生了许多的世态百象,恕我慢慢地道来。
(一)出租车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说重庆人文风情的帖子,其中有这么一句:“出租车司机:老子要交车,个人搭下一个。”可见重庆出租车司机的脾气和态度了。
初到重庆,出了江北机场,我们来到一出租车旁,小心翼翼地问:“去北碚吗?”
“不打表,120块。”
简单、明了、爽快,虽然我们不知道行情,但深更半夜的别无选择。上车后,那位老师傅便说:“坐好老,我要起灰了!”
说罢,黄色的羚羊车已如离弦之箭“灰”了出去,把那句话的尾音甩在了江北机场。
上坡下坡,左扭右拐,过隧道,绕立交,半个多小时,三十多公里的九曲回肠路便轻松搞定。下车时我才发现,惊魂未定的我的手还死死地抓着门把手,手心已经汗涔涔的,左半边脸隐隐作痛,雾气昭昭的车窗玻璃上,清晰地留下了半个脸的图案,付完钱,我们飞也似的逃离了那辆黄色的“灰机”!
在以后的日子里出门打车,曾多次遇到过拒载,理由大多是交车、加气,特别是有一次在朝天门打车,天下着雨,整整两个小时没打到一辆车,理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