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卡伦对眼前这个记者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是我自己选的。” 虽然罗健学的是新闻,但他对犯罪心理学,却抱有浓厚的兴趣。
“为什么选这个题目”这时,卡伦奇怪他为什么这么看着自己,她觉得有些不自在。尽管卡伦经常也遇到,一些年轻人把她当作自己的同龄人的尴尬。但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慌乱过。她低下头,又看了看介绍信“你叫罗健?”
“我叫罗健。前来请教,请多多指教。”罗健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想,你先看看这几本书。”卡伦边说,边在一张便条上写下了一串书名。“看完以后,我们再做交流、探讨,这样会比较有效率。”
看来,自己现在应该离开了。罗健失望地接过纸条。卡伦又递给他一本书,他接过一看,不禁孩子般叫了起来:
“是你写的!送给我好吗?”
卡伦看着这个令人愉快的记者,笑了笑:“好吧。”
他将书紧紧搂在怀里,深深地一鞠躬:
“谢谢教授!”
回去以后,罗健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看完了书单上的所有书。其间,他经常打电话,与卡伦交流学习心得。后来,他常约卡伦教授,到她家楼下的 “好心情”咖啡厅,继续深入探讨有关犯罪心理学的问题。
卡伦的后背向罗健的胸前靠了靠。“这类恶性犯罪的一大特点是:罪犯作案前,看上去很正常。没人会想象得到,他们日后的残暴行为。”
罗健搂住了卡伦的双肩“这也正是人们恐惧的原因。所以,民众才特别关注这类案件。”
罗健想起了,他曾经的邻居。一个老实巴交的小学语文老师,突然有一天,将一向凶悍的老婆,用菜刀从背后砍死在餐桌旁。
“这类案件中的罪犯,大多属于偏执型性格,后来在恶劣的成长环境下,发展成偏执型人格障碍,甚至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但最终他们是如何发展成凶残罪犯的?”
“原因很复杂。有几条主要原因,早年的严重伤害,尤其是性虐待”
卡伦的手机响起来。是女儿东方雁。
“喂!”
“妈妈,爸爸刚才来电话,说他下星期回国。”
“是来为你庆祝十八岁生日的吗?”听说丈夫突然要回国,卡伦心情紧张起来,丈夫不会无缘无故突然跑回国的。丈夫这是要强行带女儿出国。
“你当然知道原因!妈妈!你怎么不说话,你能跟我一起走吗?”
“你想跟他走吗?”卡伦的心在颤抖。
“我不想跟他走,我想你带我出去,我实在无法忍受这里的学校。妈妈,你现在在哪儿?你跟罗健在一起吗?现在都快凌晨1点了”
“好了,我这就回来。”卡伦挂断了电话。
“他要回国了?”罗健的语气中,透着一丝不安。
“他还不死心,他想拿女儿做筹码,逼我回去与他复婚。”
在东方卡伦看来,离婚是世界上最困难,最让人受伤害的事。对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尽管卡伦夫妻都已加入了加拿大国籍。马拉松式的离婚已经拖得她疲惫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