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宋应星的名着《天工开物》,此书刊行于明朝崇祯十年,即1637年,上面便有对于船锚的描述:“凡舟行遇风难泊,则全身系命于锚。战船、海船之锚有重千钧者。”
此书在“冶铸”、“锤锻”、“舟车”、“艚舫”等篇详细介绍了四爪铁锚的锻造工艺、锚爪的焊接方式及铁锚的使用情况。
华夏古代使用的四爪船锚,性能优良,就算搁在后世在小型船只上仍在使用。
船锚在古代不叫船锚,叫做“碇”。
所谓“碇”者,即船只停泊时使船身固定不移的大石。
抛锚也被称为“下碇”。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来其实就是一块大石头,或是装满石头的篓筐,用绳子系住之后放入水中。
华夏的船锚有木质的也有铁质的,锚链有粗绳材质的也有铁质打造的。
最重要的是锚链的长度要远远大于水的深度。
宋元时期一般采用木头锚,这种木头可不是一般的木头,一般用的都是铁力木,又名铁梨木。其密度和硬度都是相当得高。古代渔民把这种木头雕刻成船锚的形状代替铁锚使用。
有时还会在木锚的外面钉上一层铁皮,效果更好。
(2015年5月在宁波象山县定塘镇中坭村打捞出来一个宋元时期的木锚,总长230厘米,高85厘米,厚36厘米。此物的出土验证了华夏古籍中关于木锚的记录。)
但凡抛锚都是颇有讲究的,淤泥区域才是适合的抛锚地点,石质的水底或者说乱石如林的地区是不适合抛锚。
一旦卡住可就麻烦了,这玩意老值钱了。
海上抛锚学问就更大了,必须多放一段锚链,让船锚平躺在海底,以便锚爪更深的抓住海底。而且平躺在海底的那一段长长的锚链也能产生很大的摩擦力。
“快,特么的,赶紧把船碇给老子绞上来!”
站在船头的元军头目们看了一眼逐渐靠近的宋朝战船,吓得大惊失色,对着操作绞盘的水手不停地咒骂着。
其实不用催促,一众水手都已经在那使足了力气,拼命推动着巨大的绞盘。
众人齐心协力,使出了浑身解数,累得气喘吁吁,终于将数十米长的锚链和锚头成功收回。
“快!开船,开船!”
元军一百艘船对宋军三百艘船,数量上明显处于下风,况且元军主力还在前面攻城。
南朝水师的实力,元军的小头目们可是听说过的。
看着向自己极速驶来的南朝船队,留在战船上的元军小头目被吓得肝胆俱碎,大声呼喊着命令立刻开船。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水手们却不敢轻举妄动。杨大帅正在岸上指挥攻城,没有他的命令,这些人胆敢私自开船逃跑,必然会在事后遭到严惩,到那时,恐怕连脑袋都保不住了。
水手们陷入了犹豫和迷茫之中,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近了,近了,越来越近了。
肉眼已经可以看到元军战船上的人影了。
“命令,第一团向北航行,切断鞑子退路,其他战船随我进攻,不可放走一艘敌船,违令者军法从事!”很快,谢富下达了作战命令。
谢富率领的船队一分为二,一部朝着北方行驶,另一部分直冲元军战船。
“鸣号,给我冲上去,杀鞑子!”谢富道。
“快快快,弟兄们,都快点,鞑子船上没人,别让其他人抢了先!”宋军战船上的指挥官们催促着船上的水手们快点划船。
其实都不用催促,摇橹的水手也都使足了劲,就如同那赛龙舟的赛手一般,口号一直,动作整齐划一。
原因很简单,赵昺给的钱多啊。哪怕是这些力士也不曾有任何亏欠,丰厚的月例让这些原本就是下力之人一个个感恩戴德,每战人人使足了力气,那是相当的卖力。
宋朝两百余艘战船一字排开,极速行驶着,呈扇形一般,从南北两个方向快速包围了元军战船。
但见,行驶在最前面旗舰一个完美的转向,把一侧船舷对准了海岸方向,一门门舰载火炮则开始了最后的瞄准阶段。
“开炮!”谢富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咚咚咚咚咚!”旗舰上数十门火炮几乎同时开炮。
火炮轰鸣,声震九霄,数十枚铁弹划破夜空,向着元军战船疾驰而去。
刹那间,一艘高达三层的元军战船的吃水线位置被直接击穿,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顷刻间,汹涌而又无情的海水倒灌进舱室内。
“进水了!进水了!”处于战船最下层的元军水手们顿时胆战心惊,拼命呼喊着,想要从船舱里面爬上去。
可是已经太迟了,木质的战船在火炮的打击下,犹如一张薄纸片一般不堪一击。
不但船舷被炮弹击穿,就连甲板以及甲板上的“飞庐”和“雀室”都不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