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工又相互配合着。
无他,只为了生存下去。
“李县丞,某感觉蛮夷正在等高山族。”王将军道。
“什么!”王将军的话令李双大吃一惊。
此时的李双看着眼前由男女老少组成的五千余人的大军,心情更加凝重了。
高山族作为这一带最大的部落,人数更加众多。远不是眼前这个名叫平埔族的小部落可以相比的。
宋朝时期,琉求岛上的土着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山族,一类是平埔族。
现代科考已经证实,早在两三万年前,宝岛和大陆是连为一体的,中间并没有海峡的存在。
在远古时代宝岛和大陆是连成一片的,整个宝岛更像是一个半岛的存在。
到了一万多年前,随着海平面的逐渐上升,两岸之间依然存在着一条弯曲的陆地通道可以直达对面。
这个陆地通道就如同一座“长桥”一般联通两地。
这便是远古时期着名的“东山陆桥”。从福建路的东山岛向东偏南一直蜿蜒曲折,到达琉求南部地区。
一百万年间,海平面下降超过40米的情况至少有七次之多。也就是说“陆桥”至少出现了7次!
距后世8000多年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逐渐开始上升,整个“陆桥”才彻底被海水淹没,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便形成了后世的这般面貌。
也就说至少在五万至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宝岛已经有人居住了。
这一批最早进入宝岛的居民,属于北京人的后裔。而这些南迁的北京人的后裔便是通过大陆架走着进入宝岛的。
这个大陆架便是后世人人皆知的那条海峡。
包括琉求岛上的一部分野生动物,也是通过大陆架或者“陆桥”走过去的。
后世,在台东长滨乡八仙洞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数千件石制品,这些石制品无论形态还是用途与大陆同期出土的石制品没有什么差别。
考古学者更是把清流人的牙齿化石和左镇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两者都属于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同宗同源。
试想一下,在两三万年之前,人类还没有任何船舶制造技术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渡过最窄处都有130公里宽的海峡?
高山族主要生活在琉求岛东部高山之上,这个部落并不会耕种,属于远古时代从大陆迁徙过来的,平时以打猎、捕鱼为生。
高山族其实并不是特指某一个民族,她属于琉求岛本土少数民族的统称。到了后世,还保持着一些固有的风俗与语言。
所谓“平埔”就是平地的意思,平埔族指的是生活在琉求岛西北平原上的土着,也是一种统称。
在数百年的时间内,逐渐被迁徙到琉求岛上的汉人所同化。
平埔族的文明程度要远高于高山族。
三年多的战争主要发生在琉求岛西北部,新城损失惨重,但平埔族损失更加惨重,以至于连个像样的兵器都没有了,穿着跟个野人似的。
新城百姓和平埔族的矛盾显然要比高山族大得多。
无他,双方都在争夺西部平原地区。至于说东部山区,居住在新城以便躲避蒙元的这些汉人是不愿意去的。
山沟沟里能种出来几颗粮食?没有粮食,对于汉人来说那绝对是灾难性的。
“王将军,你是说平埔族大军在等高山族援兵?可是,这几个部落长期以来一直互相攻伐,怎么突然间就联合起来?”县丞李双虽然不敢相信,可还是大吃一惊,脸色一片苍白。
“某也不知道,但某有一种感觉,用不了多久其他部落的援兵必然赶到。唉,希望是某杞人忧天吧。”末了,王将军长叹一声。
“这可如何是好?”王双用急切地语气问道。
倘若撤退把敌人引到城门下,新城将士依托城墙倒是可以抵挡这群战五渣。但问题是,此时新城将士们身后不远处就是农田,一旦撤退,刚开始生长的小青苗必然被这些野蛮人彻底摧毁。
没有了粮食,新城百姓能不能熬过去很难说。
“将军,不如先撤到后方两处军堡之中。”县城王双道。
为了拱卫农田,新城百姓在这段狭长地带的边缘位置,修建了两处军堡,一曰:“新堡”,另一个名曰:“安堡”。
“新安”,其意自明。
两处军堡互为犄角,并且常年驻军,遇到紧急情况还可以随时接应正在田里劳作的百姓们。
这一次王将军之所以出兵,主要原因还是犯了经验上的错误,单纯的认为蛮夷战斗力不强。
并且在没有任何情报来源的情况下,意图通过一场野战好好的杀一杀蛮夷的威风,顺便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可以说一向稳重的王将军这一次有些飘了,或者说有些心急了。
“也只有这个办法了。”王将军简单思考一下,认为只有徐徐撤退才能更好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