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能真的远离了京师,老爷子态度不有,他可不敢多指望,还是靠自己妥当些,李燕语见他这般行事,心中大定,看来他不过是五谷不分,不知柴米油盐,这人情世故上倒是透彻明白的很。
赴任之旅是痛并快乐的前行,走了四个来月,夏去秋来,又是往北,车子已经生起了炭炉,虽说照规矩不过了十月不好生炭炉,可如今出门在外,又是一路往北,这死搬规矩只怕要冻死人,常嬷嬷从善如流,李燕语吩咐了,她就让人生起了炭炉。
又往北走了十来天,就漫天下起雪来,好在北方天冷,这雪落下来并不化开,路上虽不泥泞,却滑溜异常,离呼和县还有小二十天的路程,李燕语干脆停了一天,和栾大仔细商量了,那几辆太平车上坡难下坡滑,决定换上北地的雪橇拉行李,栾大带着人出去,贴了些银子,用几辆太平车换了雪橇,重新装了行李,才又启程赶往呼和县。路途难行,一行人足足又走了将近一个月,总算进了呼和县境内。
离呼和县县城还有十来里路,县丞、县尉、主薄一行十几人,一个个裹得皮球一般,已经迎了过来,邵源泊忙跳下暖暖和和的车子,在寒风嗖嗖的雪地里见了礼,李燕语忙吩咐栾大让人腾了几辆车出来,招呼着县丞等人上了车。
到了呼和县城门不远,李燕语将车帘掀起条缝,仔细看着这个既然居住三年的地方,这城还真是小,小虽小,城墙却极厚,李燕语稍稍一想,倒也释然了,北地房屋墙壁都极厚,这城墙自然也薄不了。
进了城门,就是条看起来很是宽敞的街道,李燕语仔细打量着街道两边,铺子门脸都极小,关着门,或是挂着厚重的帘子,不象南边那样,大开着铺门做生意,街上显得有些冷清,偶尔看到的几个人,也都是裹得只剩双眼睛,看到这浩浩荡荡的车队,急忙躲到街边屋檐下敬畏而好奇的打量着。
一条街走到底,就是县衙了,县衙,和所有的县衙一样,坐北朝南,门前是八字墙,八字墙上一面帖着几张告示,一面写着几行字,也看不清楚写的什么,正中大门洞开,只是这门,好象也比南边各处的小了不少,看来也入乡随俗了。
县丞等人下了车,在前面引着,车队转过大门,往后院上房大门绕过去,早有衙役守在门前,见车子来了,忙卸了门槛,车过影壁,这个二门竟然宽敞之极,李燕语透过车帘缝隙,惊讶的打量着这个大的出奇的院子,也是,北地地广人稀,没别的好处,就是院子大。
这个倒好了,连装行李的大车也直接拉进了院子里,邵源泊下了车,眼看着已经午正过后,干脆和县丞商量着诸般礼仪,明天再说,今天还是先安顿下来的好,反正上一任知县一个月前,赶在下雪前已经离开呼和县,走了!县丞等人哪有不答应的,立时应了,眼看着邵源泊小厮长随、丫头婆子成堆,知道也用不着别人帮忙,也不多话,径自告退出了院门。
李燕语扶着小羽下了车,和邵源泊一起进了二门,里面一样是个大院子,院子里雪扫得干干净净,左右各两间厢房,五间正屋,用游廊连着,中间一间做了穿堂,穿过穿堂,又是同样的一进院子,再进去,这个应该是正院了,五间正屋连着两间耳屋,左右各三间厢房,院子也大了许多,一样干干净净、空空荡荡的,两个穿过正屋旁边的角门,后面又是一进院子,再往后,又是一个院子,房屋却稍矮了些,该是下人们的居处了,再后面,一个极大的园子,这会儿白茫茫一片,只有几棵枯树兀然直立着。
两人转回来,李燕语三言两语吩咐了常嬷嬷,栾大等人住前面两个院子里,自己和邵源泊住正中的院子,其余的人,住在后面的院子里,常嬷嬷和栾大忙着指挥着众人卸行李,厨房的两个婆子忙着寻到厨房,厨房里打扫的干干净净,水柴色色都是全的,两人忙着升火做饭。
院子各处都很干净,里面两层窗户都是新糊的雪白的棉纸,门已经重新油漆过了,还散发着股极淡的油漆味儿,各屋里的炕看样子已经烧了好几天了,一进屋暖气扑面,极是舒适,李燕语打量着五间全通、除了几根大红柱子外,没有一丝隔断的正屋,惊讶的笑起来,这样的格局可不多见,建这房子的人倒是个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