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的时空两端——那种对阶级敌人通彻心扉的感觉,那种刀光剑影、舞枪弄棒的生活方式,那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常道德,仅仅就像是看戏,再没有其他多余的想法。但是眼看着梁山事业发展的过程,源自于领导者的那一种行为和素质,仍然足以引起我这个旁观者的关注。它给我们今天留下了哪些启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条件。我认为这是水浒传里存在的一个难得的现实价值。
一、“火并王伦”的启发
梁山最初的头领王伦是一个十足的书生。所谓“白衣秀士”者,是也。人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那个年代,读书人要是不能科举做官,大概也就是设馆教学罢了。但王伦没有教书的耐性,却终于做了个山寨首领,在这个孤立的世界冒险尝试着做个领头的滋味。但他的目标似乎并不太大,能在那“一洼之水”中苟且偷生,窃自享受也就足矣。所以,可以想象在林冲上山之前的梁山是一番何其自足安乐的生活,成天在杜迁、宋万的陪伴下小施淫威罢了。也许他真的没有想过会有林教头这样的大牌角色也要上山入伙,尽管千真万确的是柴大官人介绍过来的。实在摆脱不了后,终于只能安排了个末座与新来的,也不管人家高兴不高兴。反正这里应该是自己的“地盘”吧。强盗的逻辑也许并非是这样,尤其是在晁盖几人上山之后。林冲终于无法容忍了,拿住王伦骂道:“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亏了杜迁得到这里。柴大官人这等资助你,赠给盘缠,与你相交;举荐我来,尚且许多推却。今日众豪杰特来相聚,又要发付他下山去。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疾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然后“去心窝里只一刀”梁山首任头领尽是如此下场。
看了这段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感叹一番——做人要有大量!所谓“量大福也大,机深祸亦深。”为领导者,更要“大肚能容”切忌“小鸡肚肠”把问题看远一点,把小利看淡一点,问题可能会好办一点。不过,我认为关键还是要有自知之明一点。王伦不是一点才华都没有,也不是天生就是一副小度量,而是缺乏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智。林冲、晁盖何许人也,自己何许人也;丢车保帅,岂不上策?连自己都不知斤两的人,想当好领导肯定是不行的。
二、晁盖为什么能当王
王伦死后,林冲推举晁盖为主。理由是“今有晁兄,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于是众人道:“头领言之极当”推让再三后,终于扶晁盖坐了。相继排定座次之后,晁盖办的头件大事就是命令“取出打劫得到的生辰纲——金珠宝贝,并自家庄上过活的金银财帛,就当厅赏赐众小头目并众多小喽罗。当下推牛宰马,祭祀天地神明,庆贺重新聚义。众头领饮酒至半夜方散。次日,又办筵宴庆会,一连吃了数日筵席。”和前任王伦相比,晁盖自然显得豪爽了很多,宽洪了很多。如此一番兄弟情谊,面对困难。自然各个不敢含糊。首战团练使黄安大捷之后,自然又是一番分金称银,各个心中欢喜。至此,晁盖在山寨地位日益巩固,人人拥护。
如果要探究晁盖之所以当王。除了书中描述的他仗义疏财、与众同乐的这分豪爽,其实还有几个重要的因素:
首先,有自己的一帮铁哥们。人说:“一个篱笆三个桩”晁盖上山可是连带着七个生死兄弟——吴用、公孙胜、刘唐和三阮。当时林冲之所以敢杀王伦而不敢自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边晁的人马强健,而原先山头的杜迁、宋万、朱贵自知势力不如,也只好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