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1章 躁动就对了(第2页)

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

知道现如今流民最多的国家是哪一个吗?没有错,正是自号“君子之国”的鲁国。

并不是郤氏连续针对鲁国,搞得鲁国民不聊生才出现那么多流离失所的群体,纯粹就是三桓已经得势,他们正在玩了命的搞土地兼并。

三桓搞土地兼并不是这一两年才搞,应该说很久之前就开始在弄,只是近期鲁国连续面临威胁,局势动荡之下让土地兼并的情况加剧。

其他国家搞兼并,大家族能肆意兼并小家族不敢频繁做,做得多了就该惹来更强大的家族进行干涉。一般是朝实力差不多对等的家族起挑战,更强大的家族没有理由也不好介入。

在鲁国那边,三桓并不是一开始就很强大,他们专门干欺凌弱小的事,渐渐给壮大起来了。

没有出现意外的话,三桓在鲁国变成巨无霸便是当前阶段。

只不过,郤氏与楼氏出兵对鲁国打私战,很难说会将历史进程改变成什么样。

在都城的楼令真的无所事事吗?肯定是不至于的。

没有政务处理,楼令就频繁喊来郤耀进行教导,时不时再入宫与晋君周面谈。

国战不是大败亏输,用不着楼令去进行干涉。

楼氏的家事?同样的道理,只要一直在按计划进行,一样不用让楼令时不时出新指令。

到现在,楼令都还对中行偃昏迷期间,去荀氏府宅路上,那一会郤杨在围墙后面伸出脑袋的事情记忆犹新。

这是一个成熟的世子该干的事情?

也就是当时的气氛不是那么危急,真要是剑拔弩张的形势下,刚伸出来脑袋的郤耀被射一箭都算正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这句话并不是等孔夫子总结才出现,早就有相关的理念了。

郤氏的一叔二侄只剩下郤至,以岁数而论的话,说难听点就是郤至也活跃不了太久了。

比郤至年轻的中行偃,不就是说走就走了吗?

旧人不断被新人所更换是一种天道循环,非人力可以阻止。

楼令一直是一拖多,还是多数人愿意配合。

换成楼小白再是那种情况?楼令光是想一想都害怕,只能加强对各个二代的教育!

无法即时通信的时代,会随着间距的距离拉远,传递消息的度变慢。

春秋时代有鸽子吗?有的。

楼氏有尝试过培育信鸽,使用信鸽来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

知道是什么情况吗?多数信鸽离巢压根就回不来!

没有在开玩笑,多数外出的信鸽,它们真的就是一去不复返。

什么情况呢?

近现代玩信鸽,失踪的概率不高,那是因为人类所占据的生活区增广,很多猛禽不得不往深山老林迁徙,多数失踪的信鸽其实被人所拦截了。

古时候不一样,单单一个人烟稀少就决定猛禽的数量会更多!

所以啊,古时候不是没有人用信鸽当传递消息的工具,只是出意外的概率无比之高,用人来传递消息一直都是主流。

其实,将信鸽当成主要信息传递系统,只出现在文人构造的世界,现实中没有谁会那么依赖信鸽。

因为无法即时获得信息的关系,两支军团开拔之后,通常是半个月左右才会传回一次信息。

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www.baidubo.org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