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收到n.w的入职邀请,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虽然决定得迟,但何砚亲自传达的报社高层的意思做不得假,只要沈琼宁愿意,随时可以辞了在电视台的工作去n.w报道,总归不会少她一个位置。纵然在朝华电视台时便算是去意已决,但及时的收到了这份新东家的邀约,还是让她发自内心地觉得踏实,与电视台交涉时也多了许多底气。
她和n.w结缘的经过,还要从封挚与居民区小摊贩的争执事件说起。
在那场争执事件中,她护住了摄像机,把接到群众热线过来采访的n.w记者和摄像也拖下了水,这两个举动都对之后的事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就是因为n.w的介入,使这件事情躲过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命运,一经报道后便产生了巨大的水花,迅速激起了社会舆论的激烈反应。
当今社会,网络言论自由度一直持续走高,网民的数量也只增不减,舆论作为一种新兴的影响力模式,常常会被许多方面的因素引导操控。
有心人会利用网民的同情心、是非观、道德观进行各种各样的煽风点火,从而让自己获得更多支持的呼声,顺利达成目的。这条新闻同样如此,n.w将其作为当月重点新闻事件跟踪推近,因为当年环保组织事件同样沸沸扬扬,很快便收获了不计其数的注意。
撕逼和反转的戏码为什么好看,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因为它在帮人们巩固起善恶判断之后,又会自行将其推翻,这种过程往往来得精彩又刺激,无怪乎舆论反响如此激烈,让人欲罢不能。
而在这场关于环保组织与街边摊贩的新闻中,当看到这几年来犹如过街喊打的老鼠般声名狼藉的环保组织中,还有人在兢兢业业地付出奉献,而在印象中一贯处于弱势群体的街边摊贩表现犹如刁钻暴民,这样的大反转让许多人都感到诧异,由此也涌现出一批深度探讨人性的话题,正当舆论走向纷繁复杂捉摸不定时,新一期的《第一步》里放送了一段视频。
这段视频经由剪辑之后,言简意赅地保留了封挚与小贩起争执和双方大打出手的部分,没怎么进行拼接美化,只是完完整整地将情况叙述出来,就已经赢得了大部分人的心,接下来的舆论才得以向该有的方向进行倾斜。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视频居然能如此完整的流传出来,就连n.w内部都十分惊讶。
沈琼宁在其中费了不少功夫。
首先是找了主编将这个事件大致报备了一番,得到默许后与剪辑师一起通宵将这段素材剪了出来。她做新闻出身,对公众的反响与媒体的方向把握得都很精准,打着擦边球将这期节目送过了审。漂亮的完成工作为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后来查明她是当年「绿毒」事件的揭发人之后,何砚对其方才产生了些欣赏之外别的想法。
n.w其实不怎么缺人,但能力强又富有正义感的新闻人永远不会被拒绝。两年前林初薇还在任时,沈琼宁曾向n.w投过简历,如今情况当然已经不同,风水轮流转,沈琼宁如今在电视台又是一颗人人为之侧目的新星,但当两人就此事简短地说过两句话之后,何砚惊讶地发现沈琼宁对于出走的意愿依然强烈。
于是牵线搭桥也就成了顺水应当的事情,略去过程不谈,总之现在n.w的合同就躺在家里书房的桌子上,沈琼宁从电视台走出来,想到那份合同便忍不住笑了一下。
一个新的开始即将来临,她也要做好准备才行。
沈琼宁上午时在学生那里辗转着最后走了一圈,做了五段最后一次的面对面访谈,下午又被主编叫过来谈话,从电视台里出来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四点多,再过上十来分钟制作组也就收工回家,现在去的话也来不及。沈琼宁看了眼时间,拐去超市拎了点菜直接回了家,快到了饭点,今晚她打算炖只鸽子,陆远书的母亲最近身体状况又不太好,给她补补身子。
陆父陆母在这边度过了一整个暑假的时间,自第一天的那次争执以来,双方一直都还算是相安无事。沈琼宁和陆远书都是有工作要忙的人,每天早出晚归,陆父陆母又睡得早,有时候一天里只有晚饭时间才会见上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彼此相处间都带着一份刻意的小心翼翼粉饰太平,若是打足精神插科打诨,也看得出一点其乐融融来。
说到底沈琼宁对长辈并不反感,只是一直对陆母有点犯怵,陆母看她虽然也不顺眼,但也没到眼里容不下的地步,所以常常是各退一步,一切好说。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