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样子,怕是早就有所准备了。
“很好。‘攘外必先安内’,等将这些事情都处理清了,也就是我们彻底还击的时候了。”慕容懿点头,眼中闪过一抹狠厉,这一次,他一定要将国内的蛀虫全部拔起,不管这个人是谁!
**
三日后,粮草被烧事件彻底调查清楚,调查结果则是大为出人意料,那些劫烧粮草的细作竟然是直接与皇上勾结,受命于皇上。
当左相一脸沉痛的将这些调查结果公布出来时,举朝震惊,不乏有人质疑。偏偏温同岚又从那些细作身上找出来进出皇宫内苑的通行金牌。金牌制作小巧,由内侍省监造,皇上的贴身大太监李公公管理,换而言之,这金牌只有皇上才能下发。便是皇后太后,所能发下去的也只能是铜牌,不能用金牌。
若是只凭这枚金牌自然不能认定是皇上所为,可从现场遗留的蛛丝马迹,还有所抓住的这些细作身上竟然查出有“宸”的刺青纹身,虽然只有三个人身上有,却不难肯定这批人的身份。
朝中的一些元老都知道,历代皇帝都有一支直属于自己的暗卫,而这些暗卫身上则用皇家特殊秘法在身上纹有“宸”的标志,标志一旦刻上,则永生不能剔除,便是人死了,也会在骨头上留下印记。
永亲王身为皇室贵胄,自然更是清楚这一点。若说金牌可能是慕容懿栽赃陷害,但这皇家暗卫却不是他能陷害的。
皇家暗卫直属于皇上,比死士还要忠诚,一生所接受的思想便是“忠君”与“服从”。
更何况,除了这皇家暗卫外,还在这些细作里面发现了太监。
摄政王府,可是从来不用太监的!
种种证据摆在面前,便是镇国公和永亲王想要维护皇上都不知道从何维护。
这些证据可是他们亲自跟着,亲眼看着一点点的找出来的,做不得假!
黄埔晨鸣看到这些所谓的证据时,大脑一片空白。那些劫烧粮草的人分明是青冥的手下,什么时候成了皇家暗卫了?劫烧粮草的计划也是青冥安排的,什么时候成了他指使的了?
想起自己派出去毒害摄政王的三名暗卫一去不回,再想到现在发现的三名暗卫细作,黄埔晨鸣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瞪着慕容懿目眦欲裂,偏偏又不能将这些说出来。
似乎仍嫌不够一般,礼部又将宸国西边三诸侯国发过来的拜礼呈上,与拜礼附在一起的是三道宸国皇帝下发的手谕。
西边战事吃紧,三诸侯国此时送上拜礼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此时众大臣早就对黄埔晨鸣寒了心,现在只关心那手谕的内容,哪里还理会这些拜礼可不可能送过来?
看到手谕的瞬间,黄埔晨鸣的脸都白了,脑袋里嗡嗡作响,他不是命这三国国君看完后将手谕焚毁么?怎么还完整的保留着?
他哪里知道,这三国国君也不是傻子。黄埔晨鸣下发的这道手谕本就有违常理,若是他们将这手谕烧了,万一哪天摄政王找他们算起账来,他们连个辩解的理由都没有。有了这道手谕就等于有了一道护身符,若是真有了事情,这道手谕就是他们借道给虔国的证据,他们又怎么会烧毁?
证据齐全,黄埔晨鸣连抵赖的理由都找不出来。
群臣激愤,查了半天奸细,谁承想最大的奸细竟然就是他们的皇上。自己拥护的皇帝竟然反过头来勾结外国残害自己的同胞手足,瓜分自己的国土,这黄埔晨鸣恐怕是开天辟地第一个!
现在别说摄政王一派,便是保皇派的人都接受不了!他们维护皇帝是为了维护宸国的千秋基业不落入外人之手,但若是黄埔家族的子孙都不知道珍惜,他们这些外人又跟着瞎操什么心?落入摄政王手里总比落入虔国那些贼人手里强!好歹摄政王是宸国人,宸国一大半的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若他当皇帝,必然会妥善安置宸国百姓,他们这些老臣也会受到优待,若是虔国人进来,那他们也就只有被奴役的份了!
这些事情一想就通,龙虎将军黄世坤当即以年老体弱,不宜为官之由辞官请退。
永亲王黄埔功恨铁不成钢的看着黄埔晨鸣,打死他都想不到黄埔晨鸣竟然做出出卖祖宗的事情来,也不知先皇地下有知会不会再次气死过去。最后长叹一声,离了朝堂不再过问朝中之事。
张毅也没想到一向外强中干,没有主见的黄埔晨鸣竟然胆大妄为到如此地步,现在想要当朝维护他是不可能了,好歹他是皇帝,臣子再激动也不会真的将他如何。当务之急是如何将他从这罪名里面摘出来,左思右想,寻了个机会进后宫去找太后商议此事。
在群臣的建议下,将黄埔晨鸣幽禁在他的寝宫之中半年,令他反思己过,摄政王做为监国统摄朝政。
自此,朝堂的动荡算是暂时的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