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达,显得比较成熟,有1米66高,杨夏知道这家伙已经17岁了,小学读得晚,初中又复读了才考上的高中,而且,这家伙最终的个子还不如杨夏,几年后再会时比身高,文应达只有1米71,属于“三级残废”。
体育委员袁克让,好像与历史上某个名人的名字相似,至少有1米78高,但这家伙打篮球却不太行,看起高其实没力气。
劳动委员、生活委员,团支书、组织委员、纪律委员等,都指定了负责人。这些班干部,几乎分布在每个小组里,因此,这些班干部又临时担负起小组长的职务。
前世,杨夏没当官,但与同学也没什么利害冲突,总之,前世的杨夏就是一个很平淡的人,成绩处于前十名左右,成绩确实不错,但却不足以考上中专和大学,因为大学招收的比例太低。
再因为赤泉中学的学生,其底子永远也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别人是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而赤泉中学的学生是初中二年高中二年,怎么能与城市考生相比?
后世,蒋维诚老师动员杨夏复读,一是看在杨夏有可能考上,二是杨夏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也说不上贫穷,毕竟杨爹比较能干,而娘亲也比较会持家。如果杨夏家里迫切需要杨夏回家务农,杨夏的大学路自然就走不通。
所以,杨夏一生中最感谢的人,除了自己的父母外,就是蒋维诚蒋老师,没有蒋老师,就没有前世的杨夏。
只是很可惜的是,蒋维诚老师,在49岁那年就突发脑溢血而死亡,当时,杨夏在外地,蒋老师家人甚至就没通知杨夏,让杨夏在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后来,杨夏还专门研究过蒋老师的病,这种病,一般都是高血压引发的,而高血压当时是有药可降的,不过,那时才1989年,估计县城的医院还没有高质量的降压药。
如果说这一生杨夏还有个遗憾需要弥补,就是蒋老师的死亡。蒋老师死于1989年,爷爷死于1990年,而自己大学毕业就1984年了,其中用于准备的时间并不太多。
选定班干,表示赤泉中学高八零级一班正式成立,杨夏也荣膺学习委员,这个官,虽然比班长和支部书记略小,但却是学习方面的代表,最初杨夏以重生者的心态来看待这一职务,觉得很平淡,甚至还有些儿戏心理,但是,他马上就纠正了这一错误想法。
自己作为重生者有很多优势,为什么不从这个方面努力,将更多的人推向大学和中专呢。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想来一个农家少年考上大学,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其作用也相当于救了一命,改变了一家人的命运呢。
重生者,自己考上大学,成为高考状元,那算是人生目标么?重生者,借助先知先觉的优势,挣了大钱值得骄傲么?
重生者,当然要改变自己,也要改变家人,但是,如果重生者仅仅把目标定在这个层面,那真没多少意义,因为任何一个普通人,也在作这方面的努力,为自己,为家人而奋斗,那么重生者,就只相当于一个普通人?
又或者,自己也想改变阿莲的命运,蒋老师的命运,但这些人,前世与杨夏有很深的交集,对于杨夏乃举手之劳的事,根本就不值得拿出来言说一番。
除了至亲之人,重生者还能做什么?
既然是重生者,为什么还要那么自我,那么保守,甚至那么怎么和萎琐,以学习委员的身份,将一个班搞好,争取多考上几个大学,确实需要一点牺牲,难道连这点牺牲也不愿意付出?
想到这里,杨夏心情突然晴朗一些,又或者他的想法已经做出了改变,既然是重生者,为什么不能高尚一回呢?甚至,为什么又不能高尚一生呢?
别人都说,这世上就没有高尚之人,但重生者却完全有实力高尚一番,让这世界多一种风景!
其实,这世人真还有高尚之人,杨夏最崇敬的蒋老师,就以自己有限的能力和极端务实的精神不断地改变着青年学子的命运。
就杨夏所知,在前世,像自己这样的学生,蒋老师每年都会关照几人,骑着自行车上学生家里做工作,甚至借钱给学生治病或临时救急。
[本书的读者中有没有教师啊,教师节快乐!二龙也是教师哈,用票票猛烈地祝我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