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对三德子加大武器装备方面的支援力度,但如果是他们自己研究出来的呢?”
“这……”
“胡公!我们需要人才!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才!”
袁立是真的深切体会到了,人才对于一个国家到底有多么重要。
就这么说吧。
李云龙冒着被撤职的风险,狠狠在泰源刷了一波积分。
现在八路军一下入手了一个亿的积分,但这些积分现在堆在袁立这里,没地方用!
为什么?
因为人才不够!
现在八路军正儿八经的工程师,竟然不足千人!
别的不说,光是一个天问工程,就几乎把八路军现在所有的物理方面的科学家和学者都投入了进去。
这个天问工程是什么呢?
是袁立提出的南天门计划的前置工程,也就是人造卫星的制造与发射和应用等方面。
现在其实不是八路军发展速度太快,而是人才的制约,导致八路军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预期!
然而现在呢,就算有着完整的数据、技术储备,想要将人造卫星的相关技术消化吃透,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不然为什么某高科技公司老总曾经说,就算把图纸交给国人,也制造不出光刻机呢。
“我们自己的人才不足,那就找别人要!”
“三德子现在之所以这么强大,也跟他们国内有着大量的科学家和学者有关!”
“在战争年代,这些科学家和学者可能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但这却正是我们趁机崛起的最佳时机。”
胡公右手轻轻敲着桌子陷入了沉思。
“我们的技术那么先进,如果被国外的专家学者泄露出去该怎么办?”
袁立笑了:“泄露就泄露呗,大不了搞军备竞赛,我这边有更加先进的技术,完全不用担心走错路、走弯路,我们拖得赢任何对手。”
“而且就算不让这些专家学者加入到咱们的科研项目里,让他们担任教师,帮助我们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也可以啊。”
“还有各种科学杂志,咱们也该搞起来了,科教兴国啊,胡公!”
胡公其实已经很动心了,因为他知道,袁立说的是正确的。
只不过这毕竟事关国家发展的十年甚至是数十年的道路,胡公自然不能轻易冒险。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这件事非常重要,我需要回去跟德胜先生他们进行讨论之后,才能答复你。”
袁立也不着急,正所谓船大难调头,尤其是治国这方面,千万急不得。
“好吧,带英和阿妹你看这边,暂时咱们也插不上手,但老头子这边一定要注意提防。”
胡公笑道:“这件事我们已经有了想法,德胜先生常说,一切的战争,都是因为斗争的力度不够。我们要勇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老头子想组建美械师对我们动手,我们也可以敲山震虎嘛。”